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諷刺的是,貌似強大的大和號從誕生之初起就已經過時了,而證明這一點的,恰恰是日本海軍自己。

1941年10月20日,大和號戰列艦在進行海試。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王昱,原題為:《面世就已過時:“鎮國之寶”大和號的覆滅》

盤點整個二戰戰場,除了戰爭末期橫空出世的原子彈外,若問有什么武器造價最高、威力最大但卻又最為失敗,應該是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了。作為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曾經是日本的國家象征與驕傲,至今仍在日本的電影、動漫中頻頻出現,然而,這艘戰艦本身在二戰中的表現,卻成了一個暗喻它的祖國已經落伍于時代的冷笑話。

傾盡國力造圖騰

1853年,當美國將軍佩里率領著他那令日本人畏懼的4艘“黑船”,停泊在東京灣橫須賀港外時,可能不會想到在僅僅90年后,日本人會建造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反過來對美國人進行恐嚇。“黑船來航”讓日本從開國之初就染上對大炮巨艦的恐懼與崇拜,而這種崇拜成為了日本著力打造“大和號”這一圖騰的遠因。

所謂大炮巨艦主義,是美國海軍準將馬漢在《制海權》中提出的概念。作為19世紀的海軍軍事權威,馬漢認為誰征服了海洋誰就能掌握世界,而控制海洋的唯一途徑,就是擁有更大的艦船和口徑更大射程更遠的火炮。受此學說的影響,從19世紀末開始,一輪又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成為了各列強間的家常便飯。而四面環海、海洋野心巨大、又有著“黑船”心理陰影的日本則成為了這場瘋狂游戲中賭得最兇的玩家。

當然,日本擴大海軍軍備的野心,本來是有約束的。1922年簽署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美英日意法五國主力艦(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排水量比為5:5:3:1.75:1.75,單艘主力艦排水量不得超過3.5萬噸,火炮口徑不得超過406毫米。然而,1936年條約到期后,日本拒絕參加旨在延長該條約的倫敦海軍限制軍備談判,并秘密提出了在西太平洋海上截擊假想敵美國海軍艦艇編隊的戰略。

日本造艦計劃從一開始就秉承了“以質勝量”的宗旨。而在大炮巨艦主義橫行的時代,更大口徑的火炮往往意味著更遠的射程和更強悍的攻擊力。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日本海軍早在條約廢止前就開始了建造超級巨型戰列艦的準備。

在建造大和號的日子里,日本海軍內部曾經有種說法叫“埃及有金字塔,中國有萬里長城,日本有大和號戰列艦”。的確,從大和號戰列艦的體量來看,說它是一座用鋼鐵鑄就的奇跡也許并不為過。尤其是對于一個剛剛近代化不到一百年的國家來說,建造一艘排水量超過之前最大艦船近一倍的巨型戰列艦,無疑是種國家整體實力和工業水平都難以承受的瘋狂舉動。為此,日本不惜動用包括十幾萬噸優質鋼材在內的大量戰略物資,并耗巨資為其造船工業增添大量新式設備,甚至特意將吳海軍工廠的船塢加深了1米。據統計,在大和號及其姊妹艦武藏號的整個建造過程中,日本人前后耗資1500億日元(戰后價格),平均每噸重量就需要砸近200萬日元。要知道大和號動工時正值1937年,中日戰爭已經打響,日本此時真的是勒緊褲腰帶,在以傾國之力建造大和號。

1941年12月,在太平洋戰爭正式打響前不久,超級戰列艦一號艦正式完工,艦體全長263米,艦寬38.9米,建成時標準排水量65000噸,主炮口徑460毫米,有效射程在40公里以上,龐大的身軀讓大和號在全船熄火后仍然要航行4公里才能最終停下。這艘艦艇被命名為“大和”,這個名字,也是日本人對自身民族的稱呼。

面對這艘以舉國之力打造的艦艇,日軍內部也曾經有過質疑。時任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永野修身回答說:“帝國需要一個精神象征。”于是大和號戰列艦就這樣被當做鋼鐵鑄造的精神圖騰供奉了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7395.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