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衛戰又稱莫斯科戰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的一系列重要戰略性戰事的總稱。戰事開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續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衛戰包括蘇軍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一系列防御戰役,此次戰役最終以蘇聯紅軍的勝利而告終。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
1941年7月16日,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攻占斯莫棱斯克,叩開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門。希特勒決心發起代號為"臺風"行動的莫斯科會戰,一舉殲滅蘇軍主力。至9月底,中央集團軍群已在斯莫棱斯克集中了74個師180余萬人,1700輛坦克、14000門大炮和迫擊炮,1390架飛機。在烏克蘭和列寧格勒作戰的3個裝甲兵團和1個集團軍也奉命趕往斯莫棱斯克一帶,與中央集團軍群會合。
莫斯科是蘇聯的權力中心,也是蘇聯最大的交通樞紐和第二大工業中心。蘇軍在德軍調兵遣將的同時也開始調集兵力加強莫斯科方向的防御,至9月底,蘇軍在莫斯科聚集了75個師125萬人,990輛坦克,7600門大炮和迫擊炮,677架飛機。這樣,德軍東線軍隊的3/4,蘇軍西線軍隊的40%都集中在了莫斯科地區,一場生死大戰即將開始。
9月30日清晨,德軍南路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兵團首先拉開了"臺風"行動的序幕,當天就撕開了蘇軍防線,向前猛進了90多公里;10月2日,中路和北路德軍主力的攻擊同時從斯莫棱斯克的南北兩面發動,蘇軍精心組織的維亞茲馬防線當即被沖垮,德軍?入蘇軍防線15公里-30公里。10月5日,斯大林致電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火速返回莫斯科,10日朱可夫出任新的西方面軍司令員。
10月18日中路德軍占領莫斯科正西60英里的莫扎伊斯克,與此同時,北路德軍也攻占了莫斯科西北98英里的加里寧,南路古德里安的裝甲集團軍占領了姆岑斯克,其先頭部隊已到達距莫斯科二三十英里的地方。莫斯科市的緊張氣氛達到了幾乎無法忍受的程度,到處都在謠傳德軍的坦克隨時可能沖進莫斯科市區,一些地區出現了騷亂,有人燒毀黨證,摘掉斯大林的畫像。10月15日,蘇聯政府機構和外交使團撤往古比雪夫,20日莫斯科開始全城戒嚴。
就在德軍準備向莫斯科發動最后的進攻時,天氣陡然變壞讓德軍的攻勢銳減。大雨使坦克走不多遠就陷入泥潭中,補給只能依賴空運,德軍被迫全線停止前進。蘇軍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到10月底,斯大林將部署在西伯利亞的25個步兵師和9個裝甲旅的精銳部隊陸續西調到了莫斯科近郊。11月7日,蘇聯政府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傳統的10月革命節慶祝大會和閱兵式,全副武裝的蘇軍從列寧墓前經過,然后直接開赴前線。
11月16日道路冰凍之后,德軍發動新的"秋季攻勢"。此時,氣溫已跌到了零下40攝氏度。大部分德軍身無御寒之衣,數以千計的人員被凍傷,機器停轉、武器失靈。與德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自西伯利亞的蘇軍有著充分的冬季作戰裝備,蘇軍新型坦克T-34、T-35在嚴寒下仍能照常發動。
12月4日,氣溫降至零下52攝氏度,德軍根本無法繼續作戰了,先頭部隊古德里安決定撤退,這也是他那支所向無敵的裝甲勁旅自從踏平波蘭以來的第一次撤退。第二天,蘇軍發起反攻,到1942年4月20日,蘇軍已收復了克林、卡盧加、加里寧等城市,解除了德軍對圖拉的包圍,并向西推進100多公里。根據蘇軍最高統帥部公布的數字,德軍共傷亡50多萬人,坦克1300余輛,火炮2500門,汽車15000多輛。莫斯科會戰是兩年來橫掃歐洲的希特勒首次遭到重大的戰略性失敗,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德軍不得不改閃擊戰為持久戰。不過,朱可夫也承認,由于沒有坦克和機械化兵團,蘇軍并未贏得決定性的勝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53317.html
相關閱讀: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