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亞洲戰史上首次坦克大戰:關東軍23師團基本被殲滅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939年5月11日,10余名蒙古騎兵越過哈拉哈河到諾門罕西南約15公里處巡邏。偽滿國境警備隊認為這屬于越界行為,立即發起進攻,蒙古騎兵被迫退回哈拉哈河西岸。翌日,60名蒙古騎兵再度進入這一地區,雙方再度交戰。

蒙軍士兵不會想到,他們的這一舉動竟點燃了一場大規模戰役的導火索,使得這一地區本來潛伏的危機瞬間爆發開來。

此時關東軍駐海拉爾23師團的師團長小松原道太郎,是日軍中少有的"蘇聯通"。他曾任日本駐蘇武官,專門從事收集蘇聯方面的情報,對西伯利亞地區蘇軍的軍事狀況頗為了解。5月13日起,進入諾門罕的日軍在一個輕型轟炸機中隊的配合下,向蒙軍發起進攻。戰至5月15日,蒙軍撤回了哈拉哈河西岸,日軍也于5月17日返回海拉爾。但就在日軍返回的第二天,蒙軍又踏上哈拉哈河東岸,小松原見蒙軍不依不饒,感覺機會來了——正好可以想法使戰斗升級,挑起事端。

日本參謀本部根據掌握的蘇軍情報,認為蘇聯紅軍雖然介入,但準備不足,不可能抵擋日軍的進攻。日軍補給線從海拉爾到諾門罕只有180公里,而蘇軍最近的鐵路線距離諾門罕也有750公里。在日軍看來,補給線超過250公里就不宜作戰,尤其是蘇聯的大肅反運動,使得蘇軍指揮員多由年輕軍官擔任,缺乏戰場經驗,況且希特勒已對歐洲發起攻勢,蘇聯的西部邊境眼下也在吃緊。日本參謀本部遂決定支持關東軍的計劃。

5月13日,小松原派出師團搜索隊和1個步兵大隊從海拉爾出發開往前線。5月15日,日軍搜索隊與蒙軍在諾門罕發生激戰。蒙軍不敵日軍,退回哈爾哈河西岸,日軍也撤離了戰場。其后,蒙軍又越過哈拉哈河返回諾門罕,恢復了原來的警備態勢。

5月21日,日軍第23師團出動1個聯隊,在1個輕轟炸機中隊配合下發動攻擊。蘇軍隨即加入作戰。日軍猛攻數日不下,傷亡慘重。

5月28日,日軍發起突然襲擊,大規模的戰斗開始。小松原派出的部隊是東支隊等部隊,共計1.6萬人,在空軍掩護下發起進攻。但蘇軍的戰車隊和炮兵隊協同作戰,攻擊力極強。向蘇軍側面進攻的東八百藏騎兵聯隊后退無路,被蘇軍戰車隊包圍,全軍覆沒。5月31日,東支隊狼狽撤離戰場。日軍被迫于6月1日撤退。

長期以來,日軍當局大力在士兵中灌輸反對蘇聯紅軍的思想,蘇軍被說成了技術落后、在作戰方面相當于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沙皇軍隊的水平。為掩飾窘狀,小松原居然謊報戰況,關東軍司令部也據此向東京參謀本部報告說"彼我一勝一敗",參謀本部竟向關東軍發來荒唐賀電。

【亞洲戰爭史上的第一次坦克大戰】

1939年7月1日,集結到諾門罕的第23師團和安岡支隊,在飛機的掩護下渡過了哈拉哈河,向西岸蘇蒙軍陣地深入,發起第二次諾門罕戰役。7月4日,蘇蒙軍隊擊潰了日軍步兵主力,然后以坦克部隊尋殲日軍坦克部隊。亞洲戰爭史上第一次坦克大戰爆發。戰斗中,日軍第1坦克師團參戰的坦克和裝甲車輛,幾乎全被擊毀。

7月23日起,關東軍發起第三次諾門罕戰役。日軍3個遠程重炮聯隊缺乏訓練和維修保養,不但打擊精確度差,重炮發射機還頻出故障。而蘇軍大口徑炮數量占優,射程較遠,彈藥供應充足。在蘇軍炮群的打擊下,日軍炮群沒有還手之力。三天后,日軍炮戰以失敗告終。無奈,日軍只有發揮武士道精神,打肉搏戰。觀戰的德國武官在發給國內的報告中稱,日軍的戰術水平頂多處在一戰初期。

8月20日,蘇軍總攻部隊分南、中、北三路發動進攻,步步壓倒日軍,形成大包圍圈。8月24日后,各守據點的日軍內外兩面反擊,試圖突破包圍圈,但均遭失敗。日軍完全被逐出蒙方所主張的國境線以外。關東軍第23師團在這次戰斗中基本被殲滅——總兵力為15975人,損失達12220人,死傷率高達80%。就在日軍即將被全殲之際,蘇軍放松了攻勢。趁著蘇軍的疏忽,日軍第23師團僅存的2000余官兵僥幸逃出包圍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36592.html

相關閱讀: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