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為何陳勝早造反失敗 劉邦晚造反卻得天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漢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在我國的歷史上每到一個朝代的末期,就成了造反家的樂園。奇怪就是沒人愿意開這個頭,一旦有人跨出第一步,第二、第三、第四等等就如雨后春筍全都冒出來了。陳勝一帶頭造反,屁股后面就跟出一長列名單來。

  估計嬴政最喜歡看到這種場面,自己的敵人全都露出水面,也不用自己費盡心機地去抓,去搜。對于那些搞地下工作的,你逮他們還真費勁,更說不定哪天一不小心就扔個石頭、標槍什么的來個“誤中副車”,搞得自己也是整天提心吊膽的。你們全造反多好,大家刀對刀、槍對槍,小弟對小弟地互砍!可惜,那幫敢造反的好像沒個傻瓜,都知道嬴政這人咱斗不過,我就躲著,有本事就把我搜出來!大家就這么一直憋著,憋到嬴政死,憋到陳勝這廝給放了第一把火。機會來了!當時每個人都這么想!

  張耳、陳余倆人都是魏國人,讀過不少書,是當時有名的知識分子。但這倆人一直都是堅定的反秦地下組織成員,連嬴政都聽過倆人的名字,所以是全國通緝此二人。幸好當時條件的限制,政府想抓兩個四處游蕩的人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張耳、陳余沒事就四處晃蕩宣傳抗秦的思想,播撒革命的種子。等到陳勝起來造反時,張耳、陳余覺得這可是天賜良機啊,就幸沖沖地跑來投靠。而陳勝對這兩個人還是很尊敬的,最后派他們隨同自己的手下武臣前往趙地接管那里的造反事業,并希望他們能多打點兒地盤出來。后來周文兵敗關中,武臣在張耳、陳余的鼓動之下,擁兵自立為趙王。后大將李良叛亂率兵攻進王宮殺害武臣。張耳、陳余又帶兵反攻李良。李良一看自己打不過,就帶齊人馬投降了章邯。但趙王已被殺,國家不能沒個頭吧,兩個人一商量,決定立趙國王室后裔為王,就在民間找了個叫趙歇的,對眾人說這是當年的趙王的后代,我們應立他為王。于是,這位趙歇成了趙王。

  狄城人田儋在齊地自立為王。田儋是原齊國王族,這個家族可有不少人才,畢竟是戰國時代的豪門貴族,雖然齊被滅國了,但他們一直都希望自己有一天東山再起。這時,陳勝起來暴動,并派部將周市占據原先魏國的土地,并準備進軍齊地。齊境內一時風聲鶴唳,秦國在此地本來就統治比較薄弱,很快秦國在此地統治秩序開始崩潰。田儋看到機會來臨,帶領宗族子弟起兵自立為齊王,并出兵襲擊周市,周市無法抵擋,只好退回魏地。田儋則向東方進攻,很快就占有了原先齊國的大部分領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2230.html

相關閱讀: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