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賀龍面目通紅,頭暈目眩,呼吸困難。醫務人員要抬他進村治療,他卻擺擺手,要過浸了水的口罩戴上,繼續指揮戰斗,并及時作出阻敵增援,實施反圍攻的作戰部署。
本文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張瑞安,原題:《賀龍與齊會戰斗》
2016年3月22日是賀龍元帥誕辰120周年的日子,今天再回顧其輝煌戰斗生涯中的一次經典戰斗——齊會戰斗,有著特殊的紀念意義。
1938年10月武漢會戰結束后,日軍已沒有力量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迅猛發展,已使華北日軍舉步維艱。為扭轉局勢,日本改變策略,對國民黨軍隊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將主要力量放在對付人民武裝上。在日軍的接連進攻下,華北地區的雄縣、霸縣、安國、蠡縣、博野等縣相繼失守,冀中抗日根據地面臨全部失陷的危險。在此情況下,中共中央軍委為加強冀中地區的抗日力量,命賀龍率一二?師從晉西北急赴冀中平原。
“敵人把禮物送上門來了,我們能不收下嗎”
部隊剛到達冀中地區時,正趕上日軍第三次大“掃蕩”,他們糾集敵偽軍7000多人,由平漢、津浦兩鐵路進發,從東、西、北三面向冀中根據地中心高陽、河間、任丘等地壓來,妄圖將我冀中部隊驅至潴龍河一帶聚而殲之。賀龍率領一二?師到達河間西北的惠伯口與冀中部隊會合。兩軍會師,士氣大振。同時,賀龍向冀中軍區傳達了毛澤東主席的指示,要廣泛地開展游擊戰,尋機殲敵。由于采用了正確的戰略戰術,1939年2月初的3天之中,接連兩次打破日軍的圍攻,殲滅日偽軍130余人。我軍的連續幾個勝仗,使日寇、漢奸大為震驚。他們在呈報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的文件上說:“賀龍此來對北支那之威脅更非昔比。尤其直接威脅平津,不容坐視。必須立即覆滅其勢,以確立永久之治安。”
4月下旬,我軍在安國、蠡縣、博野廣大地區乘勝東渡潴龍河,深入河間、任丘、大城、滄縣之間的齊會這一敵人心臟地區,準備將兩支冀中抗日部隊合并到一二?師,定于22日舉行慶祝大會。日寇聞知,令駐滄縣之日軍第二十七師團第三聯隊吉田大隊800余人連同偽軍100多人帶領80多輛補給車,向河間城北的齊會開來。師長賀龍、政委關向應判斷,此地周圍日軍據點兵力不足,不可能抽出更多機動兵力參戰。而八路軍的兵力卻比較集中且士氣旺盛,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就地殲滅敵人。
當晚賀龍召開團以上干部會議,決定集中所部獨立第一、二旅7個團及冀中軍區三分區部隊參加圍殲作戰。在戰前動員會上,賀師長激昂慷慨地問:“同志們,冀中這塊平原好不好?”眾人齊聲高呼:“好!”賀龍又問:“這么好的根據地,能不能叫鬼子弄垮?”大家宏亮地回答:“不能!不能!”賀龍在臺上踱了幾步,揮著拳頭說:“冀中部隊打了很多仗,開辟了這塊根據地,各方面都有很多經驗,我們要虛心學習,共同把冀中根據地建設得更好!”頓時會場響起一片“向兄弟部隊學習”的歡呼聲。正在這時,幾個偵察員滿頭大汗地跑到賀龍身邊,向他報告敵情,聽完偵察員報告,賀龍不失幽默地說:“既然敵人把禮物送上門來了,能不收下嗎?”“各部隊要連夜做好戰斗準備,隱蔽待機,聽命令行動,我們要在冀中平原上打一個漂亮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59076.html
相關閱讀: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