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其摯友許壽裳、郁達夫、馮雪峰等人的交往,這本書中就暫未涉及,更有被魯迅視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的瞿秋白,為魯迅晚年提供很多幫助的內山完造等人,可以說都是魯迅朋友圈中的重要人物,他們與魯迅交往的點點滴滴,都還有待發掘。
魯迅 資料圖
本文摘自:《羊城晚報》2015年11月01日第A11版,作者:周洋,原題:鉤沉魯迅的“朋友圈”
時下,關于魯迅研究的書籍多如過江之鯽,作為國內魯迅研究領域公認的權威專家,朱正先生的新作《魯迅的人際關系——從文化界教育界到政界軍界》(中華書局),可謂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這本書通過詳實的史料還原魯迅先生的“朋友圈”,將魯迅與同時代知名人士的交往呈現在讀者面前,有助于我們從民國人物群像中更全面地理解魯迅。
談起這本書的寫作緣起,朱正先生說道:“我寫魯迅的傳記,時時要寫到他和一些人的交往。這些人,或者是同道,或者是論敵;魯迅的生平事跡,就是在和他們的交往中發生、展開的。甚至應該說,這對于他性格的形成都有甚大的關系。”關于魯迅的人際關系這一選題,朱正先生早有研究,這本書中《魯迅與陳獨秀》、《魯迅與傅斯年》、《魯迅與左聯五烈士》等篇章,曾以《魯迅的人脈》為書名結集出版過。近年來,隨著《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等新史料的問世,朱正先生又陸續寫下了《魯迅與胡適》、《魯迅與宋慶齡》、《魯迅與林語堂》等新的篇目,書稿篇幅較之此前增加了一倍多,于是交由中華書局出版了這個增訂本。
從寫于1956年的第一部著作《魯迅傳略》,再到其成名作《魯迅回憶錄正誤》,直到新近出版的這本《魯迅的人際關系》,朱正先生始終保持著平實樸素的文風和剝絲抽繭式的考證功夫,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不寫自己不相信的話,不寫自己沒弄清楚的事”。比如,這本書中用38頁的篇幅,分十個章節,詳細論述了魯迅與曹聚仁之間的關系,針對曹聚仁聲稱魯迅從來沒有“罵”過他的說法,朱正先生根據當時文壇上《海燕》文學月刊中途夭折的出版掌故,考證出魯迅在其雜文《半夏小集》(收錄于《且介亭雜文末編》)中,曾用隱晦的文筆委婉表達了對曹聚仁的不滿,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魯迅的是非觀以及他的交友之道。
閱讀魯迅書信和日記我們不難發現,魯迅一生交游甚廣,與民國時期的諸多人物都有交集,這也為本書留下了擴容的空間。比如,魯迅與其摯友許壽裳、郁達夫、馮雪峰等人的交往,這本書中就暫未涉及,更有被魯迅視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的瞿秋白,為魯迅晚年提供很多幫助的內山完造等人,可以說都是魯迅朋友圈中的重要人物,他們與魯迅交往的點點滴滴,都還有待發掘。好在朱正先生雖已年屆八旬,仍每日筆耕不輟,相信假以時日,讀者還將有機會讀到更為完備的關于魯迅朋友圈的故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4040.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