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共兩大創始人陳獨秀、李大釗為何未出席“一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921年6月3日,一艘意大利輪船緩緩駛入上海黃浦江。一位大胡子的外國人,住進了外灘附近的大東旅社,他登記用的名字是中國化名“倪公卿”。這就是對中共建黨極有關系的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較馬林略早幾天抵達上海的,還有一位名叫尼科爾斯基的俄國人,他是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派來上海調查中國共產主義運動情況的。

  不久,馬林與尼科爾斯基同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理書記李達及李漢俊秘密會面了。在聽取了“二李”的報告后,馬林建議召開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以便正式成立全國性的組織。

  據李達后來回憶:“6月初,馬林(荷蘭人)與尼克洛夫(俄人,即尼科爾斯基)由第三國際派到上海來,和我們接談了以后,他們建議我們應當及早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宣告黨的成立。于是由我發信給各地黨小組,各派代表2人到上海開會,大會決定于7月1日開幕……”

  馬林拿出他帶來的經費,每一位代表發給路費100元,回去時再給50元。當時全國已有5個共產黨早期組織(北京、上海、武漢、長沙、濟南;后來還有廣州),加上日本東京、法國巴黎(即中國留學生),一共是7個地區。全國黨員則一共有57名。

  信款由李達寄出,各地小組商議派出代表。

  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接到通知后,便及時開會選舉代表。當時李大釗正公務繁忙,去不成上海,張國燾和劉仁靜最后被推為代表。也許是機緣,張國燾便成了中國共產黨“一大”的代表。對于此事,史界一直頗有爭議。

  張國燾自己回憶道:“北京支部應派2個代表出席大會。各地同志都盼望李大釗先生能親自出席,但他因為正值北大學年終結期間,校務紛繁,不能抽身前往,結果便由我和劉仁靜代表北京支部出席大會。”

  劉仁靜則曾作如下回憶:“1921年暑假,我們幾個北大學生,在西城租了一所房子,辦補習學校,為報考大學的青年學生補課。張國燾教數學、物理,鄧中夏教國文,我教英文。正在這時,我們接到上海的來信(可能是李達寫的),說最近要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要我們推選2個人去參加。我們幾個人——張國燾、我、羅章龍、李梅羹、鄧中夏就開會研究。會議是誰主持的,我已記不清楚。李大釗、陳德榮沒有參加這一會議。會前是否征求過李大釗先生的意見我不知道,李先生很和氣,就是征求他的意見他也不會反對。在會上,有的人叫鄧中夏去上海開會,鄧中夏說他不能去,羅章龍也說不能去,于是決定由我和張國燾兩人去出席‘一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5482.html

相關閱讀: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