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 清廷無防御部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114年前的今天,1900年8月14日(農歷七月二十),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人報道說,各國洋兵"俱以捕拿義和團、搜查軍械為名,三五成群,身跨洋槍,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戶踹門而入。臥房密室,無處不至,翻箱倒柜,無處不搜。凡銀錢鐘表細軟值錢之物,劫擄一空,謂之擾城。稍有攔阻,即被戕害"。瑞澄在家書中稱:"各國洋兵已滿九城,火光沖天者三日夜,地安門橋以南燒盡,西四至西單燒盡,朝陽門樓、前門樓均燒化為烏有。"

1900年是庚子年,在清朝的歷史上,是一個屈辱的年份。這一年,義和團運動方興未艾;朝廷對義和團的態度由“剿”改“撫”,想和列強賭一把。到了6月,八國聯軍向中國開戰,開始大舉進攻北京。

面對聯軍的進攻,慈禧集團顢頇愚魯,既沒有認真的防御部署,也沒有積極應對之策。慈禧指揮無方,對抵抗充滿幻想又搖擺不定,戰爭必敗無疑。

在抗擊外敵的過程中,有一支來自大西北的、主要由回族子弟組成的甘軍,在其首領董福祥、馬福祿率領下,表現英勇,在整個戰爭屢屢敗北的灰暗色調中透出一點點亮色。

八國聯軍兵臨京城,清廷沒有防御部署

1900年7月15日,天津陷落的消息傳到京城的皇宮里,慈禧害怕了。她宣布停止進攻使館,還正式任命李鴻章為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準備議和。

但李秉衡的出現,使心慌意亂的慈禧如同黑夜里突然看到了一絲曙光,欣喜異常。李秉衡時任“長江巡閱水師大臣”,是堅定的抵抗派。慈禧召見他時,詢問他對時局的看法,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既已開戰,不能言和。慈禧很久沒有感到如此振奮了。她立即下旨,命李秉衡為“辦武衛軍事務”,所有來到北京“勤王”的部隊都歸李秉衡指揮。

8月4日,聯軍約2萬人向北京進發,總司令為德國元帥瓦德西。具體的行軍序列是:先頭部隊分三路前進,日軍為左翼,英軍為右翼,美軍為中路,別的國家隨后。日、美、英三國軍隊組成的先頭部隊的兵力為:14050人,49門火炮。俄、法、意、奧軍隊的兵力為5650人,34門火炮。

天津至北京,陸路137公里。聯軍沿途遇到小小的抵抗,但進攻速度并未因此遲滯,5日攻占北倉,6日攻占楊村,9日攻占河西務,12日攻占通州,一路長驅直入。

在通州被攻占前,清軍總指揮李秉衡自殺了。原因是部隊沒有后勤供應,官兵們斷了糧食,北京也無法供應所需彈藥。聯軍的炮聲一響,李秉衡身邊的部隊突然跑得沒了蹤影,除了他自己帶領的部隊,別的部隊根本不聽調遣。李秉衡臨死前留有遺書云:“軍隊數萬充塞道涂,就數日目見,實未一戰”,這根本就不是一支能打仗的軍隊。

通州是北京的門戶,當日軍把通州的城門炸開時,聯軍居然沒有遇到任何抵抗。聯軍在通州召開了進攻北京城的軍事會議,將各國軍隊的攻擊目標作了分配:俄軍攻擊東直門,日軍攻擊朝陽門,美軍攻擊東便門,英軍從南面攻擊宣武門。

就在聯軍開會部署作戰計劃的時候,皇宮里的慈禧太后還依舊沉浸在從通州傳來的“李秉衡大勝”的捷報的喜悅中。京城距離通州僅20公里,快馬送戰報,頂多需要幾個小時。但是,在李秉衡自殺24小時之后,戰報才送到,而且還是個“捷報”。12日下午,真正的戰報送達了:通州不但已經陷落,而且聯軍已經開始了攻擊京城的軍事行動。

慈禧立刻慌張了起來,這是她預料之中但又不愿面對的狀況。她想到了守城,命令宋慶(武衛軍統領之一)即刻進京,“商辦城守事宜”。之后,慈禧向南方各省急電,要求各地“勤王之師”火速北上。

京城大規模調集軍隊的行動倉促開始。慈禧命令榮祿和載漪等軍機大臣們共同商定防御作戰計劃,但是,朝廷高層的軍事會議始終沒有能夠正式召開。即便幾個重要人物坐在了一起,也是各懷心思,說話支吾,態度躲閃,什么也沒有討論,當然就沒有什么抵抗部署。

慈禧指揮無方,董福祥拼死力敵

由于慈禧毫無軍事經驗,她的軍事調動十分混亂。最倒霉的就是董福祥的部隊了。

董福祥,漢族,甘肅固原(今屬寧夏)人。同治年間陜甘回民起義時,率眾抗清,活動于隴東、陜北,聲勢頗大,后降清。1895年,董福祥率部至甘肅鎮壓回民起義,后升任甘肅提督。1897年,他奉調防衛京師,所部編為榮祿所轄武衛后軍。

董福祥初到北京,一句“臣無它能,惟能殺洋人耳”曾讓慈禧欣喜和感動。但帶了近萬官兵,打了近一月,也沒能攻占只有400名洋人據守的使館,他意識到:洋人不是那么好打的。

就在聯軍兵臨城下時,董福祥的武衛后軍25個營防守外城的廣渠門、朝陽門和東直門。

8月13日下午,慈禧命令他們“立即出城迎敵”,于是上萬官兵烽煙滾滾出了城。但到了城外,包括董福祥在內,誰都不知道敵人在哪和仗該怎樣打,背著洋槍拖著洋炮的部隊在烈日下沿著京城的東南城墻毫無目的地轉圈子。天黑時,慈禧命令又到了,內容是“無論行抵何處”,立即返城,“保衛城池”。結果在漫天暑氣中轉了一天的疲憊不堪的官兵,匆忙進城了。

與此同時,慈禧開始頻繁地召見大臣,整個下午到晚上,召見榮祿8次,召見載漪5次,全體軍機大臣被“叫起”也達5次之多,幾乎沒了吃飯的時間。但是,群臣跪在慈禧面前,“皆默然不發一言”。

這時,參加防守京師的清軍總兵力已達10萬人以上,是八國聯軍兵力的8倍。10萬之眾,從官到兵,竟然沒有一人能說得出具體的防御部署,沒有指揮機構,沒有戰斗動員、作戰方針、作戰原則,也沒有協同作戰的實施計劃和保障支援方案,更沒有戰役和戰術預備隊。所有該有的都沒有。

13日夜晚,按計劃,聯軍向集結地點運動。

俄國人決定提前行動。那天晚上,突然天降暴雨,雨停之后,俄軍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下達攻擊命令。俄軍用大炮轟擊東直門,數十炮之后,城門被轟開一個洞。14日凌晨,俄軍沖進了東直門。就在俄軍對攻擊城門而無守軍抵抗感到納悶時,激烈的戰斗在東直城門內打響。

董福祥的軍隊在城墻上向沖入城門內的俄軍猛烈射擊,同時有一些官兵沖了下來,和俄軍展開肉搏戰,俄軍被趕出了城門。華西列夫斯基命令騎兵連參加沖擊,這些哥薩克人揮舞著他們善于使用的馬刀蜂擁砍殺,東直門又被俄軍占領。

天亮時分,俄軍開始向內城進攻。董軍的決死表現令人驚訝,他們從城墻上的每一個垛口后連續不斷地射擊,大炮從城墻上直接瞄準,沖擊中的俄軍頓時亂成了一團。拉炮的十幾匹馬瞬間都被打死,沖在前面的炮手全部負傷。俄軍倉皇后退,撤退到城墻東南角落的數間民房里。天大亮之后,董軍乘勝追擊,向俄軍藏身的民房吶喊著沖擊過來。在丟棄武器、傷員和尸體之后,俄軍被趕出了外城。整整一夜的攻擊后,俄軍又退回到了原地。

就在此時,俄軍主力到達,得到兵力補充的俄軍立即重新開始沖鋒。

早晨6時,俄軍第10團團長安丘科夫率領部隊發起第一輪沖鋒,他騎在馬上高舉馬刀,身先士卒。董福祥此時也出現在甘軍陣地上,他毫不隱蔽地站在高處,揮舞著一把中國戰刀,大喊:“退者立斬!”

在甘軍的阻擊下,俄軍很快就退了下去,留下一片尸體,其中包括安丘科夫團長。華西列夫斯基剛想站起來喊什么,立即被密集的子彈擊中,話音未落栽倒在地。到14日中午,俄軍僅攻占外城一角。

日軍開始攻擊的時間是14日早上,目標朝陽門。在朝陽門城墻上防守的還是甘軍。日軍剛開始攻擊,董福祥就到了現場。他在東直門和俄軍打了一夜,一臉的硝煙和疲憊,但那柄鋒利的中國戰刀依舊在他手上。他站在朝陽門的城墻上,說的還是那句話:“退者立斬!”

朝陽門的炮戰,是清朝歷史上少見的激烈炮戰。甘軍調集了可能調集的所有大炮,向日軍的炮兵陣地以及沖擊的步兵進行了密集的炮擊。接近中午時,日軍得到了跟上來的俄軍預備隊炮兵的支援。立時,聯軍的大炮達到50多門,聯軍炮群統一指揮,集中火力轟擊朝陽門城樓。甘軍沒有預備隊,在日、俄炮群的連續轟擊下,城墻上出現了大量的傷亡,戰斗力逐漸低了下來。但甘軍士氣并不低落,與日軍僵持著,一直到天黑。傍晚時分,日軍組織了敢死隊,抬著巨大的炸藥桶,一波接著一波前赴后繼地向城墻接近。甘軍拼死阻擊,但是,槍聲逐漸稀落—城墻上甘軍官兵的尸體已堆積很高了。

突然一聲巨響,日軍敢死隊把朝陽門城門炸開,日軍步兵蜂擁而入。

在進攻北京的各國軍隊中,最為幸運的當屬英軍。由于英軍司令蓋里斯手里有一“絕密武器”,這是聯軍占領天津時,一個從北京使館里冒死突圍出的中國教民送給蓋里斯的小紙條,上面畫著北京內城使館區旁邊護城河水面下一個秘密水門的位置。水門直接與英國使館相連。蓋里斯藏起了這個秘密。

美軍攻占廣渠門則表現了美國人的精明。他們剛到廣渠門,受到甘軍的射擊,美國兵立即藏了起來。他們看熱鬧似的看著俄軍和甘軍的激烈戰斗。逐漸地,美軍司令官沙飛看出了門道:有一段城墻上好像無人防守。于是,他派出一個小組,徒手往城墻上爬。北京城的城墻由于修建年代久遠,墻體上磚縫很深,攀爬起來并不困難。美軍很容易爬上去了,這段城墻上居然無兵守衛,這似乎有些不可思議。美軍利用臨時制作的軟梯,未發一槍一彈登上了城墻。占領廣渠門這一段城墻的美軍立即向兩邊沖擊,甘軍受到側翼進攻,猝不及防,紛紛撤退。

8月14日上午,英軍向廣渠門攻擊時,由于美軍先期一步占領了該門,英軍很順利地通過此處。并且立即占領天壇,然后按照小紙條上的標識找到水門。蓋里斯帶領官兵下水,砸開護城河下的鐵柵欄,順利到達使館,進入了內城。

馬福祿喋血正陽門

8月14日,聯軍的進攻轉移至對內城的爭奪。

北京的盛夏炎熱異常,1900年的夏天恰逢多雨。在聯軍炮火的猛烈攻擊下,外城失守,參加抵抗的清軍頓作鳥獸散,京城內外的神機營、虎神營和各地勤王之師“約六、七萬人,皆已散滅無蹤”,只剩下董福祥的甘軍還守在自己的戰斗位置上。

美軍占領廣渠門后,迅速移動至正陽門。由于美軍進攻廣渠門沒有遇到太大的阻擊,所以對正陽門的占領也沒有太放在心上。但美軍沒有想到在正陽門碰到了勁敵。守衛正陽門的清軍軍官馬福祿,是甘軍董福祥手下一名悍將。馬福祿,回族,清末武進士,甘肅省臨夏縣韓集鎮陽洼山人,時為甘軍營官,手下有400余名官兵。

面對進攻正陽門的美軍,馬福祿令士兵拼死抵抗。美軍司令沙飛命令美軍加大攻擊力度,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沙飛意識到遇到勁敵了,再次下令加強炮火攻擊。在炮火猛烈的打擊下,馬福祿的部下死傷逐漸增加,一些士兵表現出了慌亂神情。他手下的軍官,包括其弟馬福祥,向馬福祿提出撤退的建議。他對弟弟馬福祥說: “我國跟列強已經決裂,事情已無可挽回,我們只有以身報國,為民族爭光,決不能貪生怕死,只顧自己的身家性命。何況董大帥已經下了死命令:‘退者立斬!’”他斷然命令:“不論官兵,言退者斬!”美軍集中炮火轟擊正陽門城樓,把原有的四層箭樓削掉了兩層。馬福祿眼看身邊的士兵死傷不斷增多,美軍步兵又不斷的蜂擁沖向城樓。他意識到死守將會全軍覆沒,只有暫時撤出,再圖反擊。于是,馬福祿下達了撤出令,美軍終于攻陷了正陽門。

美軍攻占正陽門后,在城樓上設置了10道柵欄,試圖阻擋清軍反攻。暑天的北京,炎熱異常,8月的天氣陰晴不定。眼看著天漸漸地黑了下來,馬福祿認為反擊的時機到了。他揮舞著戰刀一馬當先,帶領士兵發起反攻。全營官兵血水和著汗水,冒著槍林彈雨勇猛攻擊。馬福祿第一個登上城樓,沖破了敵軍的第一道柵欄;馬福祥緊隨其后,也突破了第二道柵欄。他們連續毀掉了7道柵欄,交戰雙方傷亡很大,尸體橫陳,鮮血染紅了城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5752.html

相關閱讀: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