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咸豐曾親自召見“忠烈之后”榮祿,詢問其父輩殉難情況。詢問就是關懷;实凼且荒樀拇认椋荒樀挠H切;榮祿是一臉的感激,一臉的自豪。世代忠烈,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祖輩勛業的光彩,照亮了榮祿仕進之路。憑這個,得給榮祿的人脈指數打60分。但“忠烈之后”也多了去了,弄個處級干部一般沒問題,要想往宮殿里爬,還得想點兒轍。于是,榮祿又有了另外一招:“結親”,說白了,就是走枕頭風路線。諸位看家,一定要切記啊,枕頭風永遠是世界上最彪悍的風。
文章摘自《晚清十大佬的生存智慧》 作者:時光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在政治上,榮祿是一個徹底的冷血殺手,是一匹野狼。與他競爭的對手一個個被他踢出局,他是當之無愧的勝利者,就連袁世凱這個大梟雄,如果不是在最后關頭痛哭流涕地出賣維新派,向榮祿表決心,恐怕也早是人頭落地了。
在斗爭中,榮祿只認一個字??“狠”,任何對他有威脅的人他都要想盡辦法弄掉,維新派自然就不用說了,就連李鴻章,最后也被他逼得靠邊站。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連慈禧也敢忽悠,慈禧想廢光緒另立端郡王載漪之子為帝,被他忽悠得只立為“大阿哥”(太子),然后他縱容載漪父子上竄下跳與八國聯軍對抗,而他卻在戰爭中做小動作,最終載漪父子灰飛煙滅,他榮祿卻是護駕有功,更加重用。
榮祿是一個名氣小于實力的人。他的面孔模糊,他的形象含糊,他的一切,都似乎是個謎,但沒人能繞開他。他是一個巨大的存在,對今天的歷史研究者是這樣,對讀者是這樣,對當時的巨頭們更是這樣。
“誅榮祿如誅一狗耳”,這句抑揚頓挫的話,是袁世凱拿來晃點憤怒青年譚嗣同的,本當不得真,不過老袁卻說對了一點,那就是:榮祿確實是條狗,一條很厲害的狗。
在維新派眼里,奕?死后,榮祿這個“后黨”是他們最頭疼、最痛恨的人物。為什么呢?因為榮祿狡猾而有能力(用清政府的“正面語言”來評價,是“翊贊綸扉,竭力盡心,調和中外,老成持重,匡濟時艱”),總之,是個非常難對付的人物??他要是像載灃那樣無能或者奕匡那樣既貪財又無能,那事情還好辦。因此,維新派認定,榮祿不除,變法勢必難成。而且,榮祿還當著康有為的面對光緒皇帝說姓康的不可用,更加招致了維新派們的忌恨。
康有為所謂的“殺一兩個一品大員,變法即成矣”,恐怕首當其沖的便是榮祿。然而,造化捉弄人,變法的事兒弄崩了之后,極力平息老佛爺憤怒,保護光緒和維新派人士的也是榮祿。有證據云:“現今風浪胥平,皆中堂保全善領之力。”
而且,榮祿還認為“亂黨既已伏誅,而中國一切變法自強之事,亦當擇其緊要者次第舉行”。而剛毅等人主張新法萬不可用,維新黨人應屏斥一空,榮祿以中外情勢與之反復辯論。(《國聞報》,1898年10月23日。)與頑固派相比,我們的榮中堂,儼然一維新黨人!因此時人評價“榮祿是一善惡中間人,其一生黽勉誠懇,以事太后,贊成太后所持之主義,即斟酌與執中主義也”。不過,評價榮祿一生的功過是非、忠奸善惡并非本文的目的,因為榮祿是好是壞跟筆者和讀者都沒有關系,筆者只想通過敘述榮祿這個晚清特殊人物的一些經歷使讀者有所感受,有所收獲。目的達到那是最好,否則諸位大可一笑了之。
榮祿的官場經歷就很有代表性。
古人常號召“任人唯賢”,可榮祿是“中人之資”,他是怎么位居文華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慈禧倚之如左右手呢?
原來在大清這樣的“宗法氏族”專制體制下,“任人唯賢”有貓膩。什么叫“賢”?不是你自己說了算的,是當權者說了算。所以你得有機會向說了算的人證明自己的“賢”,你得進入當權者視野,讓他給你機會辦辦差,歷練歷練。否則,大清國好幾億人,憑什么就讓你當這個官?到最后,“任人唯賢”只能是“任人唯親”,即任用親者中的“賢”人。
因此,你如果自認為是個“賢”人,想干一番事業,首要任務就是必須和當權者“親”起來,找到機會,否則只能被譏笑為“眼高手低,不切實際”?涤袨椋愀阄鞣侥且惶走成,擱大清,就差得不是一點點了。他就不明白這一點,不親近當權者不說,竟然一開始就要改革官制,擺明要將榮祿他們掃地出門,其失敗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是,要接近當權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旗人,也有好幾百萬,也不是個個都能接近當權者。方法之一是你得有個“好”爹,而榮祿不僅有個“好”爹,還有個“好”爺爺。他的祖父在鎮壓叛亂中捐了軀,父親在圍剿洪秀全的馬仔時捐了軀。這個軀可不是白捐的,是有血酬的??皇帝賜修“雙忠祠”作為紀念,榮祿也以此弄了個好出身,屬于朝廷信得過的自家人一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6423.html
相關閱讀: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