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救贖:上萬湘西土匪為何走上抗美援朝英雄路:1962年8月,朝鮮戰場上殺敵最多、獲勛章最多的志愿軍戰斗英雄金珍彪,帶著一等功臣勛章,回到了湘西張家界武陵源區的故鄉小山村。然而,金珍彪的歸來沒有英雄贊禮,也沒有族人的噓寒問暖、家長里短,迎接他的只有無數冷漠、戒備、警惕的眼神。此時,他并非英雄,而是被打入了另冊的“罪人”。
不久后的一個月黑風高夜,金珍彪只身走進深山老林,開始了長達數年的野人生活……
金珍彪命運落差的根源,是他曾經的“湘西土匪”身份。
“兼職”土匪
湖南省境,自常德西行進入沅江、酉水流域,直到湘黔交界處的新晃,這一大片區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湘西。
湘西重山疊嶺、灘河峻激,又多密林深洞,是土匪們絕佳的天然藏身處。湘西又是苗漢混雜之地,民風桀驁彪悍,因此自宋代以來匪患一直不斷,更在晚清民國數十年的戰亂中空前壯大。
到1949年,整個湖南有18萬土匪,其中湘西占了10萬以上,是全國土匪最集中的區域。
民國之世,土匪在湘西更是一種顯赫職業,有的巨匪甚至躋身地方名流,甚至取代地方政權。他們安排山民生產糧食與鴉片、收取稅收,然后購買更多更好的軍火,控制越來越大的山區地盤。
權威之外,口碑也是湘西土匪們維護地盤穩定的重要依賴。新晃巨匪姚大榜,健步登山如履平地、手持雙槍彈無虛發,卻也經常身穿長衫、手握文明棍,一副斯文做派。他還單獨出資興辦小學,延請名師為學生講授新式課程,又經常獲邀主持鄉間糾紛仲裁,儼然德高望重的“老輩子”。
如此種種,這時的“湘西土匪”,不少更接近于結寨自衛的地方自治武裝。此外,10萬湘西土匪中,只有少數真正的職業土匪,絕大多數是“兼職”他們無事為農,有事則拿起槍跟隨團伙行動,但通常不會騷擾地方。
而他們入伙的原因,往往是被“貪官污吏壞保甲逼到無可奈何時,為自保或另謀生路攜槍入伙,并非樂意為匪”,金珍彪就屬此類。
“黑腦殼”參軍
不過,“湘西土匪”千百年的好日子,隨著被湘西人稱為“紅腦殼”的解放軍大舉進駐,終于在1950年前后走到了盡頭。
1949年9月中旬,解放軍第38軍由常德挺進湘西,先后解放了湘西10余座縣城。然后,在9月下旬,47軍、46軍136師、38軍114師等主力部隊也奉命進入湘西,決心徹底清剿“黑腦殼”站在國民黨這邊,準備與“紅腦殼”死磕到底的10萬湘西土匪。
“黑腦殼”們雖然彪悍驍勇,但卻是在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的大勢中倉促整合在一起的,人數的優勢及個體戰斗力的強悍,并不能彌補難以協調、心思不一造成的致命混亂。此后兩年間,新晃姚大榜、芷江楊玉清、古丈張平、八面山師興周等名動一時的“黑腦殼”,陸續被精銳的解放軍正規軍擊破、殲滅。
到1951年2月,解放軍共“殲匪92081人”、宣布數百年湘西匪患基本肅清。
與此同時,湘西新建立的各級中共政權,開始著手處置3萬余名被俘、投誠,乃至曾經干過但早就歇手了的土匪們。其中2萬多名“職業土匪”,以及“有血債”的人,陸續被處決。剩下金珍彪等1萬多“罪惡較輕”或有“立功表現”“積極悔過”的土匪,被集中關押“學習改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1450.html
相關閱讀: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