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行人行車靠右走的由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趣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上世紀20年代初的上海外灘,機動車與人力車爭道

20世紀30年代上海西藏路街景

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钡诠驳缆飞希瑸榱吮3謺惩,人和車卻不能隨便走,得遵循一定的規則。1945年6月22日,當時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給行政院發電文稱:“著自本年十月一日起,全國一律改為靠右行走!

《古禮》曰:“道路男子由右,婦女由左,車從中央。”唐代則有車輛靠右行駛的規定,“以鼓城門入由左,出由右,皆周法也”。但這些規定并沒有普遍實行,也不具有延續性。真正意義上的交通規則的產生,是汽車出現之后。

19世紀后期開始,中國的南方省份和城市,例如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受英國的影響,普遍靠左行駛;而山東、直隸等北方省份,受美國等國的影響,大多采用右行規則。直到1930年代的“新生活運動”,規定車輛都得靠左行駛,而東北等日本占領區也采取左行規則,全國范圍內的規則才基本得到統一。但為何在10年之后,又要“一律改為靠右行”呢?

美軍制造的難題

抗戰期間,汽車多由美國輸入。美國公路交通規則是靠右行駛,因此美國的車輛到中國后,必須對方向盤及燈光進行改裝,而這需要大量的改裝費用,正如1945年12月31日的《申報》所稱:“改裝費須達車價百分之十二。統計全國車輛因改裝而支出之費用,殊為浩大,故節省改裝費用,亦為改靠右邊行駛理由之一!

抗戰期間的后方大城市和抗戰勝利之初的上海、天津、成都、重慶等城市,都駐扎了一定數量的美軍。美軍不習慣中國靠左行駛的規則,事實上,也確實時有美軍軍車肇事發生。1946年2月9日的《申報》提到:“抗戰勝利的前夕,在后方諸大城市中,如重慶、昆明、成都、貴陽等地,因為軍用汽車云集,運輸量激增,均有行車秩序混亂的發生,及肇禍傷人的不幸事件。當時各地,以美軍車輛較多,故運輸當局感覺美邦人士對于靠左行駛,或不習慣,擬改為靠右行駛,以謀矯正一切弱點!眹裾娛挛瘑T會給行政院發的電文里,也如此闡述改革的原因:茲為節省改裝,減少肇事起見,亟應修改。

除此之外,適應“世界趨勢”也是改革的重要原因。1945年9月10日,內政部給四川省政府的電文聲稱:“查車行改靠右行駛,行人仍靠左走,誠為適應世界趨勢之舉。”以當時情況而論,世界各國靠右行駛確為多數!渡陥蟆方y計,二戰之前靠右行駛之國約占世界各國總數的7/10。因此,中國改為靠右行駛,也就是適應了世界趨勢。

全國一致轉向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這封電文,拉開了“一律靠右”改革的序幕。行政院接令后立即著手辦理,制定了《改進市區及公路交通管理辦法》。新法規定,車輛一概靠右行駛,轉彎時除交通警察特準外,一律靠右邊順轉;人獸力車應絕對緊靠右邊,單排順序行駛,不得超越爭先;后車需要超越前車時,必須先鳴喇叭,得前車表示手勢許可超過時,始可靠前車左邊越過。與此同時,為適應此項改革,政府還繪制了全國公路行車路線示意圖,其中包括行車靠右示意圖、超越前車示意圖、叉路口順右拐彎示意圖。另外,為保證靠右行駛改革安全穩妥施行,政府也制定了汽車限速規則,規定汽車行車最高速度在市區及人口稠密交通繁盛之處,以每小時20公里為限;其他地點小型車輛以每小時50公里、大型車輛以每小時40公里為限。

車輛“一律靠右”,而對公路上的行人,國民政府最初設想是“行人仍靠左走”,其理由一是民眾已有靠左走的習慣,二是政府認為車與人相對進行,則人早望見,易于避讓。但后來有人提出意見:車輛靠右,行人靠左,如車與人相對而行,不是用車去撞人?因此此項規定做了調整,規定如有人行道,行人須走人行道,不得走行車道;如無人行道,“行人靠邊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忙于接收工作,難以顧及其他,軍事委員會于9月初通令各省政府、戰時運輸管理局、交通部,公路車輛靠右行駛改為1946年1月1日起實行。各地方政府也積極應對,制定了相應的交通規則并廣泛宣傳。

由于政府與民間的準備、宣傳較為充足,交通秩序又維持得認真,施行當天的情況比較理想。在上海,“在這熙熙攘攘嘈雜的人群里,有時會有一小隊的童子軍走過,他(她)們真使人喜愛,他們服裝整潔,精神充沛地用著輕快的步伐走著,他們不是閑逛,而是負責幫助維持交通的工作,因為車馬靠右行開始的第一天,恐怕車馬行人們都未習慣,致紊亂了交通秩序,所以全市警察、青年團團員、市黨部服務隊隊員和全市學生,都參加這督導工作,他們在細雨蒙蒙下,充分表現著他們的服務精神!保ā渡陥蟆罚┊斕焐衔9時的成都,“公路局之督導車即載警局車管所、公路管理局、市府工務科三機關督導人員,出巡全市……成都童軍分會派出童軍十余隊,協助警局服務,各童軍在車民喧囂擁擠之中,頗能盡責……”(《新新新聞》)

城市居民由新奇而漸漸習慣了“一律靠右”的行駛方式,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沿襲了這一規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6531.html

相關閱讀: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