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蒼這個人非常博學,很有學問。他在歷法、算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一、他提出和制訂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關于度、量、衡、方面的理論,他把算學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國計民生。
二、在采用歷法方面,張蒼提倡采用《顓頊歷》。
三、增訂、刪補《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總共收集246個數學問題。這些算法要比歐洲同類算法早1500多年,對世界數學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張蒼是西漢時期河南陽武(今河南原陽縣)人。精通天文歷算,官至丞相,享年百余歲,是福壽兩全的典型。張蒼的人生經歷,頗富有戲劇色彩。
據史書記載,張蒼做過秦朝主管文書的御史。他為人很有正義感,對秦朝的殘暴統治非常不滿,經常發表一些抨擊朝政的議論。秦王對張蒼恨之入骨,準備指派公差逮捕他。有朋友向張蒼通風報信,得知消息后,張蒼立即逃回家鄉陽武才躲過一劫。后來劉邦率領反秦起義軍經過武陽時,張蒼便乘勢參加了起義軍。
劉邦稱漢王(前206),以張蒼為常山守,隨韓信攻趙。趙地平,漢王以蒼為代相,后為趙相。高祖六年(公元前201),蒼因平定臧荼有功,封為北平侯,食邑1200戶。后遷為計相,專主計籍。又令其以列侯居相府,領主郡國上計者。黥布反叛,漢立皇子劉長為淮南王,任張蒼為淮南相,凡14年,升御史大夫。孝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代灌嬰為丞相,張蒼任相15年,因所舉中侯貪贓枉法,受到文帝責難,遂于后元二年(前162)稱病免相。景帝五年(前152)卒,謚文侯。
張蒼是西漢初年一位著名的歷算家。張蒼為計相時,編修律歷,“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故因秦時本十月為歲首”,不改秦制。吹奏音律,定法律條令,制定尺寸,斤兩、斛斗、輕重之式,使天下有章可循。故漢家言律歷者,以張蒼為本。
歷算學家張蒼(公元前256年--前152年),西漢陽武 (今河南原陽)人,是西漢初年歷算學方面的突出代表,為我國自然科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數學家張蒼原陽張大夫寨人,生于周朝末年,秦時任檢下御史,漢文帝時任丞相。他是西漢著名的政治家、律歷家和數學家。為西漢王朝制定了立法與度量衡。他側輔校正的《九章算術》是對我國及世界數學發展的重大貢獻,F留有張蒼墓一座,位于原陽縣任谷堆村,墓前有清康熙年間立《漢北平侯張蒼之墓》石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3589.html
相關閱讀: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