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樹芳老人認真整理獲得的軍功章
電影《小兵張嘎》無人不知,通過這部電影,人們認識到了以張嘎為代表的一大批愛憎分明,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兒童團員。在重慶市永川區,這部電影里的情節在86歲的姜樹芳老人看來,是如此的熟悉——因為他就曾是一名兒童團團長。
昨日,在姜樹芳永川區的家中,他操著一口山東話,講述了自己參加兒童團的經歷,語速不快不慢,思維非常清晰……
親眼目睹親人被殺害
1929年,姜樹芳出生在了山東省海陽縣修家夼村一戶貧農的人家里?箲鸨l后,姜樹芳自發組織年紀差不多大的小孩站崗,遠遠地看到鬼子來了,就推倒山崗上的一棵位置最高的樹,村里人看到了,就立刻躲到山里逃難。有次大家逃跑慢了,很多人被鬼子抓了。他親眼看到姑姑被鬼子凌辱后悲慘死去。
1943年,姜樹芳和他的伙伴們加入了正式的兒童團。一方面,他們大量收集鬼子與日偽軍的消息,另一方面,他們和民兵一起埋地雷。電影《地雷戰》講的就是那里的故事。
喬裝偵察屢立大功
姜樹芳因為表現突出被任命為區兒童團團長,一次,要求他潛伏進入日軍的據點東村鎮收集情報。姜樹芳找了一件爛布衣服,到豬圈滾了一圈,撿了個破碗,喬裝成逃難的孤兒順利進了城。
進城后,姜樹芳巧妙地取得了一位在日本鬼子軍營廚房干活的老大爺的同情,他幫著老人劈柴燒火做飯。慢慢的,他熟悉了負責為鬼子買米送菜的劉三,并得知劉三痛恨日本鬼子,愛國情緒很高。在區救國會的努力下,劉三加入了共產黨,并提供了鬼子軍營里包括彈藥庫、炮樓等很多詳細情報。后來,姜樹芳又利用睡在鬼子軍營里的機會,點燃了大院里的柴堆;鸸鉀_天中,敵人軍營一片混亂,我軍乘機發動進攻,全殲了東村鎮的日軍和偽軍。
1945年,八路軍向民間征兵,15歲的姜樹芳響應號召,帶著兒童團的20多個伙伴一起參了軍,并成為一名偵察兵。不久,上級命令姜樹芳進入萬地鎮打探日偽軍的部署,包括人數,炮臺位置等,為殲滅敵人做準備。這一次,他仍然化妝成乞丐混進鎮里。他和鎮上30多個叫花子同吃同住,為了建立信任,還把自己討要到的食物分給別人,沒過幾天,就取得了他們的信任。
在與其他乞丐的閑聊中,姜樹芳探聽到了敵人的軍力和炮臺位置。隨后,他又安排了70多名戰士陸續化妝進城,最終里應外合,全殲了盤踞在這里的偽軍和鬼子。
身受重傷昏迷一周
在一次行軍中,姜樹芳和兩位偵察兵做為尖兵走在了部隊最前面。行軍至濰縣附近,日軍發現了他們的身影,炮彈紛至飛來,一顆榴彈在他身邊不遠處爆炸,整個人立即被氣浪掀翻。一周后,姜樹芳才在后方醫院醒來,到現在他的右手小手指和右手臂還有傷痕。傷愈后,姜樹芳返回部隊擔當偵察兵。從軍生涯里,他曾兩次被偽軍捉住,差點被喂了狼狗,最終都陰差陽錯撿回性命。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后,姜樹芳成為第三野戰軍25師政治部管理員。1949年,姜樹芳響應上級號召,加入西南服務團進軍四川。
姜樹芳先后任璧山、江津、永川公安處偵查科科長。1959年9月,姜樹芳調任四川新勝茶場(現永川監獄)四耕作隊耕作隊長,直到1991年退休。
姜樹芳在重慶生活了幾十年,娶妻生子。他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這里是我的第二個家。我也會給孩子們講以前的故事,歷史應該被后人銘記,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郝瑤 記者 陳林 通訊員 盧洋 攝影報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3292.html
相關閱讀: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