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等各大媒體,集中報道了一則重大新聞:解放軍總政治部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修建了《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報道說:“《無名英雄紀念廣場》是為上世紀五十年代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事業犧牲于臺灣的大批隱蔽戰線無名英雄而建”。“1949年前后,我軍按照中央關于解放臺灣的決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余名干部入臺。50年代初,由于叛徒出賣,島內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大批地下黨員被捕,其中被國民黨當局公審處決的有1100余人”。
1 吳石(1894—1950),原名萃文,字虞薰,福建省閩侯縣螺洲鄉(今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人;1916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為國民革命軍第四師處長,后任北伐軍總參謀部作戰科科長;1929年赴日本留學,回國任參謀本部第二廳處長;抗戰中任第四戰區參謀長、軍政部主任參謀兼部長;1948年參加民聯,與中共華東局直接建立聯系,提供重要軍事情報;1948年底調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6月去臺灣,后任國防部參謀次長;1950年因叛徒出賣被秘密逮捕;同年6月10日,在臺北遇害。
2 聶曦烈士(1917年—1950年),福建福州人,歷任國防部史政局總務組組長(局長吳石)、東南軍政長官公署總務處交際科科長,上校軍銜。福州解放前夕,他奉吳石命令,完好地保存了一批國民黨的絕密檔案資料交給組織,后撤到臺灣。中共華東局女情報員朱楓前往臺灣與吳石會面,聶曦充當了他們二人之間聯系的信使。因叛徒出賣,聶曦與吳石將軍被捕;1950年6月10日下午在臺北馬場町慷慨就義,時年僅33歲。
3 朱楓烈士,我黨隱蔽戰線杰出的無名英雄,原名朱諶之,生于1905年,出身鎮海名門。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我黨地下工作。194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朱楓接受黨的指示,經華東局派往臺灣執行秘密交通員任務。因叛徒出賣,在舟山定海被鋪,1950年6月10日英勇就義。
4 陳寶倉(1900—1950),生于北京。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9期工兵科畢業,1937年初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育科長兼武漢城防指揮所主任,8月任昆山城防司令,1938年任第8集團軍參謀長,1939年春任第4戰區司令長官部副參謀長,1940年秋兼任第4戰區靖西指揮所主任,1945年8月任軍政部膠濟區接收特派員,后任第4兵站中將總監。1948年春在香港加入民革,1948年底任國防部中將高參;1949年被我黨委派赴臺灣工作,因叛徒出賣被鋪。1950年6月10日在臺北被殺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1953年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隆重舉行公祭(其骨灰被臺灣教會人士經香港運回北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3299.html
相關閱讀: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