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白褲瑤特有的喪葬習俗是啥?為何要“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傳統文化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聚居于南丹縣的八圩、里湖瑤族鄉。這里民風淳樸,喪葬習俗尤為獨特。

  砍牛、打銅鼓、跳老猴舞,這是白褲瑤為死者舉行葬禮的儀式。整個葬禮悲壯、肅穆。祭祀場面氣氛凝重莊嚴。白褲瑤的這種傳統送喪習俗,不僅僅是表達遺屬對死者的悼念,也是一項眾人共同的祭祖活動。因為他們認為

  個人和集體都是以祖先為紐帶,在歲月的長河中并肩艱苦跋涉的。這一習俗中的銅鼓、皮鼓,是葬禮活動的主要打擊樂器,在平時的日子里不能隨意敲打。傳說,白褲瑤的銅鼓、皮鼓是古代用以出征打仗報警的。有一次,白褲瑤與土司打仗,因寡不敵眾,頭領身負重傷,最后只好逃進深山,后來頭領因傷勢過重含恨死去,瑤胞為了祭祀頭領,為他鳴鼓、砍牛,隆重安葬。從此,銅鼓和皮鼓便與祭祀聯系在一起了。

  當家中有人去世后,死者家屬就派人在舉行葬禮之前,帶著砍牛刀去向舅爺報喪。舅爺一見砍牛刀便知原委。翌日,舅爺帶領著數十人,背著銅鼓,提著風桶,來到死者家中打。銅鼓是白褲瑤的圣物,在啟用之時,人們要殺雞、放鞭炮。

在埋銅鼓的地方舉行起鼓儀式:“銅鼓呀,我們把你來敬,請你開口說話,求你告訴祖先,保佑我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闭f完這些話,才把銅鼓取出來去參加葬禮。葬禮完畢,同樣要舉行敬鼓儀式,將鼓埋好,這樣鼓才不會跑走。

  砍牛送葬的前一天,要打銅鼓為死者“開路”,使更多的人聽到鼓聲,自動前來參加葬禮。

  砍牛送葬,在白褲瑤的心目中是尊重和孝敬老人。他們認為牛是前輩創業的結晶,應該與前輩結伴同行?撑r,四方親友都前來參加這個莊嚴的儀式。

  砍牛前,先理好一根約2米高的木樁,用竹圈套在木樁上,然后用鐵環拴住牛鼻,以長麻繩系于蔑圈外,使牛能繞著木樁轉動。砍牛前,死者家屬按男女排著隊,每個將手里拿著的谷穗喂牛,拜牛、哭牛。最后,主持砍牛儀式的巫師,邊撒白米,邊念先輩祖宗的功德,死者的經歷和后人對死者的懷念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9716.html

相關閱讀:瑤族長鼓舞是怎樣的舞蹈?瑤族長鼓舞簡介
傣族文學 傣族的民間文學是如何民展起來的
佤族飲食 佤族人在節日或接待客人時吃啥
京族人春節怎么過的?京族人的春節有什么活動
歷史上的古代人為何不會“走”呢?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