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敵機又來騷擾,我們班12名戰士憤怒之極,狠狠地懲罰美國鬼子兵。一場激戰下來,竟擊毀敵機兩架,敵人死傷約幾十人,而我們12名戰士,最后只剩下4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中有彈片。
《遼沈晚報》2009年07月23日第A09版版面圖
本文摘自:《遼沈晚報》2009年07月23日第A09版,作者:王廷占,喬華,原題:朝鮮戰場挖山洞滅敵人
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半個世紀前的往事至今讓我難忘。
那是1950年,我隨42軍124師372團3營8連跨過鴨綠江,來到朝鮮戰場上。那時朝鮮一些山村的房屋已被美軍空襲,很多老幼婦孺過著缺衣少食又無家可歸的日子。
到達駐地后,我們接到上級命令,第一要務是搞戰斗工事,解決我們一個營的食宿駐地?茖W分析與決定,只有挖掘山洞才是戰略必勝的上策。于是在迎風里602高地我們開始搞坑道作業,采取快節奏的勞動,構建一條500米長的坑道。那時,戰士們不分日夜地奮戰在挖洞一線。
掘進山洞十分艱難。洞內邊放炮邊掘進,洞里硝煙濃濃,喘不過氣來,多數戰友承受不了煙嗆,只能采取輪流冒險送火種,排煙的辦法。盡管這樣,也隨時出現戰士暈倒的現象。當時的戰略戰術是全面對空射擊,但我們所用的武器不太精良,多是“三八”、“七九”步槍和“六0炮”。歷時兩個月才掘好足夠一個營的安全駐地,有了隱蔽安全崗(三個洞口)。
在朝鮮戰場上,我們時刻警惕著敵人來襲。一次,敵機又來騷擾,我們班12名戰士憤怒之極,狠狠地懲罰美國鬼子兵。一場激戰下來,竟擊毀敵機兩架,敵人死傷約幾十人,而我們12名戰士,最后只剩下4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中有彈片。
1951年,我榮立三等功,并火線入黨。
1953年,抗美援朝取得全面勝利,我和戰友們載譽回國。
如今,我常捧出那精心收藏的珍貴的獎狀和兩枚獎章,展示在子女面前,教育他們,牢記歷史,振興中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85213.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