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地在碉堡附近與日軍進行了櫻花節聯歡會。所有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日軍士兵及一些下層軍官的思鄉厭戰情緒。
本文摘自:《黨史縱覽》2015年12期,作者:姚遠,原題:聶榮臻抗戰文物背后的故事(下)(本文系節選)
1941年12月中旬,根據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政治部的指示,聶榮臻發布了開展對敵政治攻勢的訓令。各部按訓令要求,派出30多個武裝宣傳隊,在人民群眾的密切配合下,深入敵占區,歷時40天,散發宣傳品130多萬件,召開偽軍和偽組織座談會250多次,產生了重要影響。3月間,他又發布了第二期政治攻勢的訓令。訓令要求各部像上次宣傳攻勢那樣,派出武裝工作隊,深入日軍占領區,散發宣傳品,召開群眾大會,還可以繼續利用關系,召開偽軍、偽政權組織人員及其家屬的座談會,宣傳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陷于孤立必敗的境地,動員敵占區人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協助邊區軍民的對敵斗爭。
此后,各部先后派出有幾十到上百人的武裝工作隊60多支,攜帶數以百萬計的宣傳品,針對不同對象開展工作。如對日軍的宣傳品,都是由“在華日本人反戰同盟晉察冀支部(由日軍被俘人員中的進步分子組成)”等成員設計擬制的。他們深知日軍內情,宣傳品內容豐富多彩,針對性強。如傳單先說一些賀年、祝賀櫻花節的話,然后再說別的道理;慰問袋除宣傳品以外,還裝有日本國內的招生廣告、“通行證”、邊區產的土特產等。宣傳品是用日文寫的,日軍都看得懂。甚至還成功地在碉堡附近與日軍進行了櫻花節聯歡會。所有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日軍士兵及一些下層軍官的思鄉厭戰情緒。對偽軍政人員,武工隊通過關系,召開多種形式的座談會,或用喊話筒對偽軍據點喊話,告訴他們宣傳品放在什么地方。有的偽軍還與工作隊員對話對歌,叫今后多告訴他們一些好消息。而武裝工作隊召開的偽軍政人員家屬座談會,氣氛活躍,收到很好的效果。
聶榮臻在一張針對偽軍政人員的布告中提出了這樣的號召:“審時度勢,幡然悔悟,舉義反正,為國殺敵,以贖前愆”,并警告,對執迷不悟者,定當國法論處。這樣的布告,甚至貼到了石家莊日偽軍的碉堡底下。
對人民群眾的宣傳形式更是活潑多樣。隨隊行動的文藝工作者為群眾演出了短小精悍的話劇、活報劇、快板、歌曲、大鼓、花鼓等節目,揭露日軍暴行,宣傳根據地軍民的抗日事跡,極大地振奮了敵占區人民群眾的精神。
聶榮臻看到不斷傳來八路軍武工隊開展政治攻勢的勝利簡報,深感到“敵后之敵后”去活動,是打破敵人封鎖、“蠶食”政策的有效方法。因此,1942年5月,他在轉發八路軍總部關于《反蠶食斗爭指示的訓令》中進一步明確提出:“各地正規軍,特別是平原地區,必須以1/3或1/2的正規軍隊,以連營為單位,分散到各縣去活動,到敵后去活動,其余正規部隊,應相對集中整訓,輪番調換。”
正是在這種對敵政治攻勢轟轟烈烈展開并初見成效之時,1942年5月7日,聶榮臻為“反戰同盟”題詞一幅:共同奮斗,打倒日本軍閥,消除戰爭,實現和平,建立中日兩國人民真正的友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7420.html
相關閱讀: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