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中國人民抗戰的最后一戰是哪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粟裕(左二)指揮作戰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孟昭庚,原題:打響抗日最后一戰

高郵戰役,是新四軍對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戰,也成為中國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對日寇的最后一戰。此役,創造了在一個縣城殲敵最多的紀錄——全殲日軍1100余人(內俘892人),偽軍4000多人(內俘3493人),繳獲各種火炮80余門,槍6000多支。高郵戰役的勝利,拔除了殘存在華中解放區的日偽重要據點,沉重打擊了日蔣合流進犯華中解放區的陰謀,保衛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極大地鼓舞了蘇中解放區的廣大軍民的士氣。

奪取高郵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數月,高郵、泰州、江都等蘇中城鎮仍為日偽軍所駐守。根據蔣介石給岡村寧次的命令,高郵日軍拒絕向新四軍繳械投降,等待國民黨第25軍前來接收。

高郵是國民黨軍沿運河北上攻擊華中解放區領導機關駐地兩淮(淮陰、淮安)的必經之地。當時國民黨軍聲稱:“運河是道大門,高郵是把大鎖,只要占領高郵,就等于打開了大門之鎖,就可以長驅直搗兩淮,置共軍于死地。”

1945年11月下旬,剛剛在新四軍第1師的基礎上整編就緒的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政治委員譚震林經過深思熟慮,于12月3日向中央和已移至山東的新四軍軍部建議:集中3個縱隊消滅邵伯之敵,同時組織高郵戰役,殲滅該地拒降之敵,除卻后患,以打破頑軍分割華中根據地之企圖。2天后,中央和新四軍軍部復電:“同意來電報告,奪取高郵,同時集結主力準備打援部署……整個戰役以一個月結束才好。”

按照戰略部署,戰役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收復邵伯,肅清高郵外圍據點,圍困高郵城;第二個階段,總攻高郵城,全殲守敵。華中野戰軍決定由陶勇率第8縱隊及軍區特務團、高郵獨立團及地方武裝共7個團攻打高郵城,以姬鵬飛指揮的第7縱隊攻擊高郵以南的邵伯古鎮。

各參戰部隊接到命令后,戰斗情緒異常高漲,戰士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高郵位于華中解放區南線,地處京杭大運河東岸,南控揚州、北扼兩淮,是蘇中連接蘇北的水陸交通要道。高郵城四周為湖泊河流所環抱,城墻又高又厚,工事堅固。城內有日軍獨立混成第90旅團2個大隊約1100余人,加上偽軍、偽縣保安大隊、偽警察,總兵力約5000余人。日本投降后,在國民黨頑固派的支持縱容下,日偽軍征用了24萬民工,又在高郵城外筑起一道長10公里的堅固城垣,修筑了大量炮樓、碉堡,以便孤注一擲加強守備。日偽軍自恃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再加上有國民黨軍撐腰,態度異常驕橫。日軍司令官巖崎大佐不但對華中野戰軍令其率部投降的通牒不予理睬,而且還揚言要配合國民黨軍向新四軍“收復失地!”積極謀劃配合國民黨軍進攻華中解放區。

“攻心”勸降

新四軍華中野戰軍決定于12月19日發起高郵戰役。司令員粟裕召開作戰會議,要求各部務必于12月19日白天之前完成一切戰斗準備。擔任主攻高郵任務的第8縱隊在司令員陶勇率領下,迅速從淮安南下,進到高郵以東三垛鎮一帶休整待機。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兼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和華中軍區司令員張鼎丞均親臨8縱,率營以上干部圍繞高郵城勘察地形,調查研究敵情,部署戰斗,確定從高郵北門實施主要突擊,共使用7個團的兵力:以第64團沿運河大堤攻擊高郵北面;以第66團及高郵獨立團攻擊城東的重要據點泰山廟,得手后向城內突擊;以第68團攻擊高郵南門;以第70團攻擊高郵東門;以第72團主力擔任攻城,以一部向高郵湖方向警戒;以軍區特務團向高郵城南敵車邏據點攻擊,以確保第8縱隊側翼之安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7427.html

相關閱讀: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