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呂雉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是漢朝開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指揮家,劉備雖出身農家,并沒有什么學識,但他知人善任,成功擊敗霸王項羽,統一天下,成為一代君王。但是提起劉邦,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妻子呂后,也是歷史上一位傳奇人物。
呂雉是呂公的女兒,因呂公與人結仇,后到沛縣定居,因此結識了劉邦,認為劉邦雖出身不好,但以后必定會出人頭地,于是不顧家人反對,將呂雉許配給劉邦。而呂雉也并沒有嫌棄劉邦,劉邦外出時,呂雉不僅獨立支撐家庭,還時常長途跋涉,為劉邦送去衣物,可謂是糟糠之妻。后來,以劉邦為首的漢軍與項羽為首的楚軍大戰,漢軍大敗,呂雉被楚軍所俘,過了兩年,楚漢議和才放于歸漢?上,劉邦并不珍惜這一位與他共患難的結發妻子,當呂雉歸漢時,劉邦身邊早有了一位寵妃戚夫人。還因寵愛戚夫人,曾幾度想要廢黜呂雉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全然忘了呂雉與他的患難之情。
歸漢的呂雉,為丈夫薄情而心傷,但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開始了殺人立威,走上了謀權奪勢之路,最終成為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
起初善良堅強的呂雉在劉邦死后,不僅后宮中把當時受寵的戚夫人做為“人彘”,而且在前朝臨朝稱制,行使皇帝之權,為中國太后專政的第一人。是我國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
虞姬和呂雉
在大多數人的眼里認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都是必然的。在歷史上卻有一位雖然戰敗卻一直銘記在人么心中的人物----項羽。說起項羽,那必然要談起虞姬,這個人物的一生都充滿傳奇色彩。大家常常把她看做是只屬于愛情的女人。若用世俗的眼光來說,呂雉無疑是最成功的,做了皇位,權傾朝野,成為一名具有現實意義的皇帝。但要從人格魅力這一角度來說,卻成了預計的手下敗將。時至今日,虞姬這一形象的女人可一直是大多數男人睡夢中的紅顏知己。
人與人相處必然要互相影響的,相處時間的長短我想最長除了父母外就是夫妻了吧。所以說,想要成功,選擇另一半也是相當重要的。呂雉的有勇有謀和后來的野心無疑在最大程度上影響了劉邦,讓他形成了了混混的習慣。以至于到后來的政治過程中,呂雉的果斷,殘忍,的精神都是劉邦所達不到的。但畢竟這樣,呂雉和劉邦走到了最后。
而虞姬,一個很聰明的女人,曾在項羽的幾次錯誤決定時做出過勸阻,但項羽的優柔寡斷拒絕了她。她似乎是為愛情所生,當他看到結局無法改變時,雖沒有立即倒戈劉邦,也沒像呂雉一樣積極的改變結局,也許她生命的意義來自于愛情和她心愛的人。也正是這種現實主義色彩和不為名利的,為愛犧牲的精神,影響到了項羽。使得項羽選擇為愛殉情而不是投降。
政治與現實畢竟是殘酷的,愛情和夢想則是溫暖的代表。也正顯現了虞姬和呂雉一般,不同的人格命運不同吧。
呂雉和戚夫人
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稱漢高后、呂太后等。她與劉邦共定天下,是自皇帝制度實行后,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是一位站在權利頂端的傳奇女性,一生中有無數個令人驚嘆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雖令她握有權利卻也令她變得殘忍。戚夫人淪為人彘的悲慘經歷,就是一個見證。
呂雉下嫁劉邦后,悉心照料家務,劉邦外出后,獨自支撐家庭,可謂是賢德。楚漢戰爭后,呂雉與劉邦父母被俘,置于楚軍中為人質。次年,獲釋,劉邦稱帝,立呂雉為后。
雖然成為了皇后,但卻失去了劉邦的寵愛,因為劉邦身邊出現了一位寵姬,稱戚夫人。戚夫人年輕貌美、善解人意、能歌能舞,對劉邦體貼入微,每逢劉邦有心事,都會想方設法排解,令劉邦十分寵愛,而呂后已年老色衰,更是備受冷落。戚夫人的寵愛,成為了呂雉心中的傷痛與怨恨的對象。
戚夫人的出現,奪得劉邦的全部寵愛,致使不畏艱辛陪劉邦四處征戰的結發妻子呂雉備受冷落,而后,因戚夫人生下一子,劉邦幾度想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奈何呂雉在張良的計策幫助下,使劉邦滅了換太子的想法。而呂雉也因此事對戚夫人更加恨之入骨。
劉邦死后,呂雉成為太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戚夫人穿囚服、戴鐵枷。在永春巷鑿米,后因戚夫人歌唱自己的悲慘經歷,而被呂雉弄做人彘,關在茅廁中。其手段之殘忍,令人戰栗。
呂雉與戚夫人的結局令人唏噓,一個是備受冷落,最終卻處于權力的頂峰,一個受盡寵愛,卻淪為人彘,令人不禁感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57326.html
相關閱讀: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