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柴榮御駕親征一戰奠定兩個皇帝的前途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后周柴榮在高平大敗北漢,一舉奠定了后周王朝的中原霸主地位,此役同時也是趙匡胤的福緣之戰,從此跨入后周高級將領之列。柴榮登時本不想過早的于北漢和契丹直接抗衡,而是想先將南唐膏腴之地納入版圖,這樣既能免除后顧之憂,又能給北伐大軍提供充足糧秣?墒潜睗h一直視后周為仇國,郭威病逝的消息讓北漢劉崇大喜過望,當即勾結契丹,趁后周國喪期間發兵。周世宗柴榮見劉崇欺辱他年輕新立,又不善軍事,決心要御駕親征。新官上任三把火,柴榮對于此戰勢在必得。他調集了全國精銳之兵,可還沒等大軍集結完畢,柴榮就迫不及待地帶著一萬人馬做了先鋒官。

柴榮急于用一場勝利來建立威信,不斷的催促大軍加速前行,終于在高平以南遇到了北漢的先頭部隊。柴榮率領的是郭威訓練多年的精銳部隊,北漢軍一戰而退。柴榮不愿意打攻城戰,害怕劉崇得知兵敗的消息后就撤入晉陽城,所以日夜兼程,在高平巴公原追上了劉崇的主力。北漢劉崇為了發動這場戰役,動員了五分之一的百姓參戰,全國所有十七歲以上的男子都被征調到部隊中,可見劉崇對于此戰的重視程度。柴榮求勝心切,在追擊北漢先頭部隊時,把主力部隊落在了后面,使得后周在這場決定兩國命運的大戰中處于劣勢地位。

柴榮命李重進、白重贊為左翼,樊愛能、何徽為右軍,張永德率領御林軍居中,而本文的主角趙匡胤就在張永德帳下。北漢布陣完畢,劉崇看到后周不過萬余人,心中大喜不已,當即讓名將張元徽率左軍攻擊后周右翼。樊愛能的右翼不過三千余人,而且樊愛能早就聞聽張元徽的威名,兩軍還沒交戰就已經嚇破了膽。三千人馬一碰即潰,樊愛能也解衣卸甲,投降北漢。大將臨戰倒戈,導致后周中軍完全暴露。此時可謂是危急萬分,稍有不慎可能導致滿盤皆輸。然而柴榮此刻卻表現出了一個領袖應有的氣質,不顧北漢射來得箭矢,率親兵上前督戰。

皇帝帶頭沖鋒,后周軍士氣大振。御林軍中的趙匡胤激動地對左右說:主上如此危險,我等將士安敢不拼性命!此時趙匡胤的領導張永德并沒有接到任何命令,作為御林軍,只要保護好皇帝的安全就足夠了。為了能解戰場之危,趙匡胤向張永德建議:太尉,北漢只是表面上囂張,我們完全有實力打敗他們。您帳下眾多善長左手射箭的勇士,請率領他們登高射箭為左翼,我領兵為右翼攻擊,定能轉危為安。

張永德憑借多年的沙場經驗,一下就明白此戰勝負全賴于此,所以并沒有計較自己與趙匡胤的上下級關系,立刻按照趙匡胤的建議,分別率領兩千軍士出發了。張永德率軍拼命射了一通箭,總算穩定住了陣腳。而趙匡胤身先士卒,又從右翼遠遠的包抄過來。北漢軍隊大驚,很快就支持不住了,開始向北退卻。

與此同時李重進和白重贊的左翼也向北漢發動了猛攻。柴榮站在高處,遠遠看見趙匡胤馳騁沖殺,殺得漢兵落荒而逃。趙匡胤率軍一路沖殺到河東城下,不料被漢軍一箭射中左臂。趙匡胤血戰戰袍,帶傷決戰,如果不是柴榮傳令趙匡胤退兵,也許就沒有后來的大宋王朝了。

兵敗如山倒,柴榮隨后親自率大軍沖擊北漢主力,亂刀砍死北漢名將張元徽,繳獲物資、糧草堆積如山。戰后柴榮論功行賞,張永德力挽狂瀾扭轉敗局,被封為武信節度使,然而張永德并未貪功,竭力舉薦趙匡胤的智勇雙全。柴榮為此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這一戰讓趙匡胤從一個小小的宿衛將軍,一躍成為后周的高級軍官。縱觀趙匡胤的發跡,我們可以看到,趙匡胤的成功,不僅僅是他能臨危不懼,敢作敢當,更重要的還要有個不貪功的開明領導。張永德對于張匡胤來說可是一輩子的大恩人,趙匡胤發跡緣于張永德,而陳橋兵變也和張永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一戰,柴榮力排眾議御駕親征,讓自己坐穩了皇帝寶座,卻也開啟了陳橋兵變的序幕,如果柴榮泉下有知,又會做何感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5591.html

相關閱讀: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