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內戰時太原戰役有多激烈:閻軍炮彈打入解放軍炮管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在此期間,閻軍的炮彈甚至打入了解放軍火炮的炮管之中,有一支連隊只剩下排長、戰士、衛生員、司號員六人。

太原戰役 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青網,作者:張珉,原題:太原戰役之一——兵臨城下

來之不易的和平是如此的短暫,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勝利不到一年,內戰的烽煙便全面燃起。

其實早在重慶談判期間,共產黨與閻錫山就為爭奪長治地區打過一場“上黨戰役”,內戰爆發僅僅一年,占據優勢的閻錫山就在解放軍的打擊下丟失了山西大部分縣區,其主力被迫退守晉中地區,而在晉南和晉北僅保有運城、臨汾和大同幾座孤城。1947年和1948年,浴血奮戰的解放軍在付出巨大的犧牲之后,先后取得運城攻堅戰和臨汾攻堅戰的勝利,晉南全部解放。攻克臨汾不到一個月,還沒有得到充分休整的解放軍出其不意,迅速北上,徐向前兵團以不足七萬人的兵力在晉中戰役中殲滅閻軍十萬人,其中俘虜多達八萬人,雙方的力量對比在此戰之后發生逆轉,閻錫山手中只剩下太原、大同兩座孤城。如果單純從軍事角度來看,閻錫山軍隊在山西的這一系列失敗使人難以致信,處于劣勢的共產黨軍隊在山西克敵制勝的法寶究竟是什么,閻錫山在他的“寅東”指示中曾有分析,總結為一句話,那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大打運動戰、殲滅戰。

1948年的夏天,晉中戰役結束后,徐向前率領華北軍區野戰軍第一兵團完成了對孤城太原的包圍,解放軍兵臨城下,太原戰役的帷幕徐徐拉開。當時恐怕誰也不會想到,解放太原,成為全國解放戰爭城市攻堅戰中歷時最長、戰斗最為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一場戰役。

做為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太原的地理位置極為險要,城東、城西均有高山做為屏障,登上山頭,即可俯瞰全城。太原是閻錫山盤踞山西的統治中心,經過他三十年的苦心經營和日寇的八年統治,已經建成為全國主要的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的基地。

為了防備共產黨爭奪太原,閻錫山在抗戰勝利后回到太原的第二天就召開軍事會議,研究太原防御計劃。太原的城防工事,始建于軍閥混戰的二十年代,1948年秋天,閻錫山軍隊在太原環城周邊開始大規模地修建防御工事。這個所謂的百里防御圈由前進陣地、外圍要塞陣地、城垣主陣地及核心陣地四道陣地構成。罕山、武宿機場、石千峰和周家山構成外圍的四大據點,牛駝寨、淖馬、聶家山和松樹坡又構成內部的四大據點。這些據點既能獨立作戰,又能在各據點之間相互機動兵力、火力,守軍由這樣的點連成線,由線構成面,使整個太原形成一個大縱深的環形防御體系。在太原城內,也修筑了大量的巷戰工事,解放前太原市區內共有大小丁字街364條的數字就是這一時期統計出來的。

到1948年底,在百里防御圈內僅式樣繁多的各類碉堡就建成五千六百多個,它們無一不是經過精心研究而成,在構筑和武器配置上都有巧妙的構思和實用價值。在這些碉堡的堅固鞏衛之下,三十萬人口的太原成為全國少有的堅固設防的城市。一個美國記者描述道:“任何人到了太原,都會為數不清的碉堡而吃驚:高的、低的、長的、圓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構成了不可思議的嚴密火網。”陳毅到太原前線查看過防御工事后也驚呼:“好厲害喲。”這座國民黨竭力宣傳的“反共模范堡壘”在閻錫山的吹噓下更是號稱“可抵一百五十萬軍隊”。

與此同時,閻錫山大力加強了政治統治,發布《告全體同志書》,號召進行所謂“總體戰”,提出建立“戰斗城”的措施,制定和頒布了保衛太原的“十二條行動綱領”,并據此把太原居民編為各類戰斗隊服務于太原保衛戰,除了將7萬余名壯丁和學生編入參戰隊外,還組織了6000余人的老年助戰隊、5000余人的少年助戰隊、14000余人的兒童助戰隊、近6萬人的婦女助戰隊為前線提供各種勞役。閻錫山也在接見外國記者的時候,展示了他為自己和五百基干配置的五百零一瓶毒藥,表達了頑抗到底的決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5606.html

相關閱讀: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