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波蘭閃擊戰
性質:騎兵對坦克的二戰揭幕戰
時間:1939年9月1日?10月6日
地點:波蘭境內
對抗方:波蘭VS德國
1939年9月1日,德軍集中優勢兵力從西、南、北三個方向對波蘭進行合圍,并首次使用了威力巨大的“閃電戰”作戰思想。在德軍的強大攻擊下,波蘭軍隊迅速潰敗,10月6日,波軍全軍覆沒,德波戰爭結束。
評論:國防現代化的重要性在此次戰爭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戰馬的血肉之軀與坦克的鋼鐵之身的碰撞,是一種落后與先進、愚昧與文明的失衡撞擊。這一血淋淋的歷史教訓,再次昭示了“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睿智。
NO.2 敦刻爾克大撤退
性質:奠定勝局的“大逃亡”
時間:1940年5月26日?6月4日
地點:法國境內的敦刻爾克港
對抗方:英法聯軍VS德軍
由 于德軍的連戰連捷,英法聯軍應急其它盟國的軍隊被逼到了敦刻爾克港,三十多萬名將士的生命岌岌可危。26日,英國政府下令執行代號為“發電機”的撤退計 劃。在英國眾多船主的冒險配合下,整個撤退行動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蒙哥馬利率領全師分乘600輛軍車,經過長途奔襲,成功跳出德軍合圍,組織起堅固防 線,有力保障了敦刻爾克的安全。
從5月26日直到6月4日33.8萬名英法及其它盟軍的士兵成功渡過英吉利海峽,進入英國。
評論:準確地說,敦刻爾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戰役,甚至可以說,是在德軍的窮追猛打之下被逼無奈的逃亡之舉。但正是這一逃亡,為盟軍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為將德意日法西斯最終送上斷頭臺奠定了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3935.html
相關閱讀: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