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漢年長期戰斗在我黨秘密戰線,是一位充滿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他出入魔窟,憑借著對黨的耿耿忠心和自己的大智大勇,為黨除奸,創造了鮮為人知的特殊功績。
袁殊打入巖井機關后,潘漢年自己則以“胡越明”的化名,通過袁殊的具體安排與巖井有了直接聯系。此后,潘漢年從與這位日本特務頭目的交往過程中,取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1939年11月間,巖井派袁殊告訴潘漢年,要他為巖井機關搜集情報,并要求他做一個在香港開展工作的計劃。潘漢年決定利用這一機會,進一步擴大香港的情報范圍。具體做法是:利用巖井的關系作掩護,在香港辦一個公開刊物,作為活動據點,定期搜集情報,并負責每半月向“巖井機關”交一次情報,但巖井須每月供給活動經費2000元和辦刊經費。換句話說,就是用巖井的錢作為我搜集戰略情報的經費,用巖井的關系掩護我情報工作的開展。
潘漢年的計劃很快被巖井批準。于是,一個以《二十世紀》為刊名的雜志扮起“灰色”的臉寵,出現于世人面前。該刊由惲逸群任主筆,鄭禹森為助手,他倆都是潘漢年手下的老情報人員,從此,該刊編輯部就成了中共一個安全可靠的情報活動據點。至于向巖井機關提供的情報內容,經潘漢年與廖承志、張唯一等商定,由徐明誠和張唯一每半月起草一份有關大后方及國共合作的情況,有時增編一些英、美、蘇在香港的動態。
李士群
就這樣,中共的情報網絡經潘漢年編織滲透到了日特“巖井機關”;一份份有用的戰略情報,經潘漢年之手,轉達到了延安中樞機關。據劉人壽、何犖等回憶,潘通過其情報關系包括從“巖井機關”獲得的重要情報有:“(1)1939年英法企圖犧牲中國對日妥協的遠東慕尼黑活動。(2)1941年6月13日潘從香港簽發的德蘇戰爭一觸即發,南方局早幾天亦有類似報告。為此蘇共中央曾向中共中央表示感謝。(3)德蘇戰爭爆發后,日本動向是南進而非北進,以及日美談判的情報。這是個涉及蘇聯遠東紅軍能否西調的事情,對國內的階級動向也很有關系。”1945年中共“七大”時,毛澤東在講到敵占區大城市工作時,表揚了劉少奇,同時也表揚了劉曉和潘漢年。1982年8月中共中央為潘漢年平反通知中也說他在這個時期“為黨獲取了不少重要戰略情報,多次得到中央的表揚”。
不僅如此。潘漢年還利用“巖井機關”,掩護了自己和一批情報人員,先后將何香凝、廖承志等安全撤離,并將潘部情報人員分兩批撤離香港。
潘漢年
打入汪偽“特工總部”
潘漢年在汪偽情報工作中的一個主要對手,正是使人談虎色變的“76號”魔穴的大魔頭李士群。
李士群是一個朝三暮四之徒,“有奶便是娘”是他的基本的性格特征。有鑒于此,潘漢年在1939年春離開延安之前,就曾與中社部領導一起討論過,認為有條件地爭取和利用李士群,有其必要也有可能。
香港淪陷后,上海的形勢更為險惡,中共的地下黨組織和情報工作人員隨時都有被日偽特務機關偵破的危險。為了保證地下黨組織的安全和情報工作的正常運轉,潘漢年認為自己有必要親自出馬,和汪偽特工總部的頭子李士群直接打交道,以便進一步觀察敵情,謀劃對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08313.html
相關閱讀: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