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共曾經營何種貿易創造巨額財富養活了十萬紅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當時100斤鎢砂能賣52塊銀元,從1932年到1934年10月紅軍長征前,鎢砂貿易總計創造了620萬元的財富,對維持蘇區政府的運作和養活十萬紅軍,抗拒國民黨對蘇區的圍剿和經濟封鎖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摘自:《同舟共進》2015年03期,作者:劉統,原題為:《干革命要有飯吃》,本文系節選

毛澤東對贛南經濟的重視,引出了一個重大商機,這就是鎢礦經營。

1907年德國傳教士在江西大余縣西華山發現鎢礦。以后又在崇義、全南、安遠縣境內發現大型鎢礦,從此揭開了中國鎢礦開采的歷史。當年贛南鎢砂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第一。1930年代初,德國開始復蘇,軍事工業急需大量鎢砂,于是在廣州等地開辦公司,贛南鎢礦產業初具規模。

毛澤東得知這個情況,1932年初派他的弟弟,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銀行行長的毛澤民到贛南調查。毛澤民先來到大余縣鐵山垅礦區,走訪會挖鎢礦的工人,進行調查研究,動員了500多工人,成立公營鐵山垅鎢礦。這是蘇區第一個公營鎢礦。接著,毛澤民又來到仁鳳山(亦稱盤古山)。這是會昌、安遠、于都三縣交界的山區,1922年美、英、德、日相繼在這里投資、辦公司,開礦收鎢砂。1930年紅軍曾來過,與當地民團作戰。1931年8月民團放火燒山,山上1000多工棚被毀,礦工被迫出走。蘇區第三次反“圍剿”取得勝利后,當地又被蘇區控制。毛澤民來這里,意在恢復鎢砂生產。

調查之后,毛澤民從蘇區銀行投資,開辦了“中華鎢砂公司”,親自兼任總經理。公司成立后,蘇區政府統一組織生產和收購鎢砂,鎢砂的銷路有了保證,政府收購價格實惠,礦工多產砂,多掙錢,生產積極性自然提高。1933年,中華鎢礦公司所屬公營鎢礦開采、合作社收購的鎢砂,總量比1932年增加了將近4倍,僅鐵山垅和盤古山二礦的產量,就由1932年的648噸上升到1753噸。至1934年10月,中華鎢礦公司共開采、收購鎢砂4193噸,公營鎢礦職工發展到5000余人。為了解決運輸問題,蘇區政府通過苦力運輸工會組織了100多人的運輸隊,負責運輸鎢砂和礦山的生產生活物資。贛縣江口外貿分局有20條木船往返于白鵝墟、三門灘和江口之間,運送出口鎢砂到廣東交易。

鎢砂的豐厚利潤引起了廣東軍閥陳濟棠的覬覦。1932年6月,粵軍調集6個團的兵力向大庾集中,企圖占據贛南。7月初,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首先在大庾東北擊潰粵軍4個團,粵軍退守大庾。林彪的紅一軍團攻占南雄以北梅嶺關;涇娢鍌師分別由韶關、信豐向大庾、南雄急進,企圖從南北兩個方向合擊紅軍。紅軍向南雄以東水口方向截擊,擊潰粵軍第4師兩個團,迫其余部退守水口。隨后紅軍對水口發起總攻,擊潰粵軍10個團,迫其退守南雄。

南雄水口之戰,使陳濟棠知道了紅軍的厲害。中共出于統戰考慮,主動從韶關、大余和南雄撤兵,并遣返了上萬粵軍俘虜。經此恩威并施,陳濟棠改為與紅軍合作。他消極應付蔣介石的“圍剿”蘇區部署,南線漸趨穩定。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獲勝后,進入全盛時期,總面積達8.4萬平方公里,控制了大部分贛南鎢礦資源。

在蔣介石對蘇區進行全面經濟封鎖時,中共和陳濟棠的部隊達成鎢砂交易秘密協定,將國民黨對蘇區的經濟封鎖撕開一個口子。當時蘇區的土特產都無法出口到白區,鹽、糧食、布匹等物資也無法進口。唯獨鎢砂能通過陳濟棠的部隊向廣東出口,并且還能賣個好價錢。當時100斤鎢砂能賣52塊銀元,從1932年到1934年10月紅軍長征前,鎢砂貿易總計創造了620萬元的財富,對維持蘇區政府的運作和養活十萬紅軍,抗拒國民黨對蘇區的圍剿和經濟封鎖起到了重要作用。

毛澤東1933年8月12日在贛南17縣經濟建設大會上做的《粉碎五次“圍剿”與蘇維埃經濟建設任務》報告中,強調了商業貿易工作的重要意義:“一方面把蘇區多余的糧食,有計劃的(不是無限制的)運輸出口,賣得高價,不受奸商的中間剝削,從白區換得現洋,購買必需品進來。努力去發展農業生產與手工業的生產,使明年的收成更加增多。使鎢砂、木頭、樟腦、紙張、煙葉、夏布、香菇、薄荷油種種特產恢復過去的產量,并把它們大批輸出到白區去。比如鎢砂,就是一種很有希望的工業,因為帝國主義軍事工業的需要,這個鎢砂出口是有極大希望的。我們要準備幾千幾萬人去開鎢砂礦。”(在編輯《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時,把這個報告改名為《必須注意經濟工作》,這些話都被刪去了——作者注)

1934年9月30日,中央蘇區東線的最后一道屏障松毛嶺失守,中央紅軍主力被迫陸續撤出戰斗,踏上了漫漫長征路。紅軍長征后,中華鎢礦公司和外貿總局及其分支機構相繼關閉、歇業或停止運轉,來不及賣掉的鎢砂由留守部隊帶領群眾轉移或就地掩埋。至此,中央蘇區的鎢礦開采告一段落。

創業艱難百戰多。了解了這一段歷史,我們才知道“有飯吃”三個字蘊含了多么豐富的內容。干革命,首先要有根據地,要得到群眾的支持。革命隊伍要發展,蘇區要擴大,就要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靠打土豪只能救一時之急,不可能成為常態。要學會做經濟工作,就要深入調查,掌握社會的實際情況。這就要做踏實細致的工作,絕不是讀幾本理論書就能做到。毛澤東的實踐,使我們懂得了他的成功之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99087.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