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西漢郡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漢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歷史西漢地方行政區劃制度。西漢一代二百年間(前202~公元8)的疆域和政區變化很大。初期的版圖小于秦代,北方的河套地區為匈奴所占有,南方五嶺以南為趙佗所割據(見南越),東南(今福建、浙南)地區和西南(今貴州、云南、川西南)地區也脫離了中央政權的管轄。全境只有四十余郡,其中大部分郡屬漢高祖劉邦所建立的諸侯王國所有。漢初諸侯王國地位遠在漢郡之上。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以后,諸侯王國支郡逐漸被削,諸侯王特權被奪,王國地位降格,與郡同為一級行政區劃。漢王朝的地方行政區劃遂行郡(國)縣兩級制,與秦代的單一郡縣制實質上沒有什么差別。文景兩代相繼執行的以親制疏和眾建諸侯之策,使王國數目增多,領域縮小;景帝悉收王國支郡以屬中央,又使漢郡數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共有王國二十五(西漢一代王國最高數),漢郡四十三。但是版圖仍與漢初一樣,并未擴大。武帝時代,大力開廣三邊,不但恢復舊秦版圖,而且大有擴展。在河套地區、河西走廊、五嶺以南、西南夷地區、鴨綠江流域及朝鮮半島北部共辟置新郡二十多個,又將東南沿海的閩越和東甌地區并入會稽郡。元封三年(前108)時,西漢王朝版圖已達極盛。同時,漢武帝劉徹又施行推恩法,進一步蠶食王國封域,增設新郡,故至太初元年(前104),全境共有一百零九個郡國,為西漢一代郡國最高數,其中郡九十一,王國十八。武帝天漢年間以后,歷昭帝、宣帝至元帝初元三年(前46)間,陸續罷邊郡七,除王國一,置新郡二,郡國總數減至一百零三,但版圖變化不大。此后諸侯王國仍時有置廢,郡國名稱亦時有更改,但長期穩定在一百零三郡國之數。《漢書·地理志》所載一百零三郡國名目即是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時的行政區劃。“南郡守印”封泥以下選取景帝中元六年、武帝太初元年及平帝元始二年三個特征年代的郡國名目,列表以表示西漢中葉以后郡國的變動大勢。前無后有的郡國即為新辟或增設,前有后無的即為罷省,郡國名稱沿而未革者則以—表示,標有*號者為邊郡。漢武帝以后分全國為司隸部一,刺史部十三,共十四個監察區。上述一百零三郡國即依地域分屬這十四部。西漢末年,王莽秉政。平帝元始五年,王莽以經義更州名分界,凡十二州。始建國元年(公元9),王莽建立新室,取代漢朝。取消劉氏諸侯王國,悉改為郡;又將西漢四郡予以析分,大郡至有分為五者,迄于天鳳元年(公元14),總共有郡一百二十五。其后郡名、郡境歲復變更,一郡至五易名而還復其故,十分混亂,未及數年,而新室已亡。東漢初年仍沿用西漢元始間郡國之名,至建武十三年(公元37),方有所并。ㄒ姈|漢郡國)。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77233.html

相關閱讀: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