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匈奴民族介紹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漢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公元前三世紀前后,中國北方草原上匈奴族興起,到秦漢之際,第一代單于(匈奴王)頭曼單于建“頭曼城”,以今內蒙古黃河河套及陰山為駐牧及統治中心,建立了強大的部落聯盟國家,是中國歷史記載的第一個草原王國。所謂“草原王國”,即司馬遷所記載的“逐水草而遷徙”的“行國”。匈奴以后一個個興起的草原王國,族源都不單一,匈奴亦如以后的鮮卑、突厥等一樣,融合了很多原來活動在大漠南北的民族,僅是匈奴一支較為先進,居于主導而已。早商時期他們南下來到陰山河套地區,開始成為經營畜牧業的游牧民族,即史籍上所泛稱的土方、鬼方等。到西周時期稱葷粥、獫狁,這些稱呼也應是當時中原民族對內蒙古草原西部眾多游牧部落的泛稱。公元前133年至前119年(西漢武帝元光二年至元狩四年),漢武帝劉徹對匈奴大舉反擊,將匈奴逐出陰山、賀蘭山、大興安嶺之北,匈奴損失慘重,勢力大衰。此后匈奴歸附漢朝,漢匈和親近百年之久,所以有“昭君出塞”的著名歷史故事。這里有“單于和親”瓦當等與和親有關的漢式出土文物為證。匈奴是一個以畜牧業為基礎的民族,《史記·匈奴列傳》說:“逐水草遷徙,毋城廓常處耕田之業”。凡有泉源、溝谷、湖泊,以及水草豐美的地方,便是其理想的牧場。牧畜是匈奴族最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源。《史記·匈奴列傳》說:“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披旃裘”。食肉飲酪,是草原飲食文化的主要內容!稏|觀漢記·竇固傳》有記載匈奴接待貴賓吃烤肉的情況,“炙肉未熟,從從長跪,前割之,血流指間,進之于固(竇固)”!爸巳狻奔纯救狻o嫷氖恰袄摇,或作“奶酪”,指羊奶、牛奶、馬奶,及其奶制食品,包括馬奶酒在內。草原民族基于防寒、防潮的需要,都嗜好飲酒。而敬酒,也是接待賓客的禮節。由于氣候的寒冷,冬天長,夏天短,穿皮衣住穹廬最宜于保暖,也便于游牧遷移,更主要的是皮革而磨損,宜于馬背上的生活,其堅實又適合騎兵行動敏捷的要求。匈奴武士騎在馬背上,腰佩彎弓,手持青銅短劍,極其威武。而這種皮制衣服,即“胡服”,也對中原服飾的改革產生很深的影響。匈奴時騎馬術已成為人盡熟知的技能,《史記·匈奴傳》稱其幼習鞍馬,舉族上下“盡為甲騎”,所以匈奴騎兵成為當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精良的軍隊。匈奴族日常生活的居室為“穹廬”,形同現在的蒙古包。匈奴單于也住穹廬,即帳篷宮殿,在此接見漢使。在其他生活方面,匈奴“以墨黥面”,即在面部紋刺花紋為裝飾。婦女在臉部抹紅,或擦口紅,故匈奴單于的妻子稱為“?氏”,是“燕支”的同音異譯!把嘀А苯褡鳌半僦保纯诩t。
匈奴族的文化創造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是青銅及金銀制作藝術,被稱為“野獸風”藝術。匈奴既屬游牧民族,活動范圍廣大,也有需要把牧畜和皮毛交換農業品和手工業品。匈奴貿易伙伴很多,最西端可達西域甚至里海之濱,而匈奴與漢族雖時有戰爭,但往來交流、與市通關也是最悠久和最頻繁的,故相互的影響也最深。東漢初年匈奴再度強盛并縱兵南侵,稍后又一次分裂成南北兩部,南匈奴內附東漢稱臣,北匈奴在公元91年(漢和帝永元三年)被漢軍擊潰,匈奴政權全部瓦解。匈奴從興起到衰落,在大漠草原活躍了約三百年,進入中原地區又活躍了約二百年,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世巨大的影響。轉自:內蒙古博物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87004.html

相關閱讀: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