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項羽火燒阿房宮背后究竟藏著什么驚天秘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漢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實際上,70萬人的勞力在4年的時間里也只是完成了一座夯土臺基,而余下的那些設計精妙的建筑最終沒有付諸實施。阿房宮永遠留在了秦始皇的夢幻之中。這座傳說中壯美的宮殿并沒有被項羽焚毀———那是因為它從來就沒有建成過。

  一座絕世宮殿建筑,承載了項羽二千多年的悲傷,以及文人墨客說不盡的激情與夢想。如今,考古學家終于找到了它的確切所在,但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太多的謎題還是等這座宮殿完全露出地面才能找到答案。

  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阿房宮建于二千多年前的秦代。秦始皇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每征服一國,就繪制該國宮室圖,在秦國都城咸陽的渭水南岸仿造宮殿,稱“六國宮殿”。相傳當時共有宮室145種,著名的有信宮、甘泉宮、興樂宮、長楊宮等宮殿。想當年,咸陽宮可謂殿宇林立,樓閣相屬,曲廊幽徑,花香景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發刑徒七十余萬人伐運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開鑿北山的石料,在渭河南上林苑中開始興建更大規模的宮殿———朝宮。

  朝宮,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阿房宮。遺憾的是,由于工程過于浩大,阿房宮最終只是秦始皇心中的一座宮殿,他沒能看到自己的宮殿落成。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東巡的路上,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找到傳說中的仙島,解開長生不老的秘密。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阿房宮,直到漢劉邦大軍入關還沒完工。楚霸王項羽率軍入關后,移恨于物,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筑被縱火焚燒,化為灰燼。烽火臺實為戰國秦景觀建筑遺址古都西安,曾是中國11個王朝的首都,雖然帝王們的嘆息已湮沒在歷史之中,但其厚重的文化積淀仍無時無刻不在向世人傳遞著往昔風云之魅幻。公元2世紀,絲綢之路就是從西安出發,直達地中海東岸。歐洲人關于中國的第一印象都和西安有關。

  西安市西去十余公里有一處自古遺留的夯土臺,被世人長期認為是秦阿房宮烽火臺(上林苑二號)遺址。烽火臺是中國古代傳遞軍情的建筑。因受限于古時通訊技術,在長城沿線和西北邊疆,每隔一段距離,古人們就筑起一座烽火臺。烽火臺里裝滿柴草或點燃后容易冒煙的動物糞便,并派將士日夜駐守。若發現敵人入侵,就一個接一個地點起烽火報警,敵情很快會傳到軍事指揮區。

  點放烽火的方法,白天和晚上不一樣。晚上點放火叫烽,白天點放煙叫燧。點放煙火是有嚴格規定的,如果來的敵軍不到1000人,就點放一支煙火,每增加1000個敵兵,就增加一支煙火。煙火的傳遞速度是相當快的。

  那么,這座自古遺留的夯土臺,究竟是不是烽火臺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92962.html

相關閱讀:清代《關羽族譜》被發現:他其實也是漢朝官二代
漢文帝: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漢高祖劉邦的后宮:呂后戚夫人和薄姬浴血爭寵
公孫敖怎么死的:四次為將的公孫敖因何被腰斬
劉邦異姓王有幾位 異姓王盧綰為什么背叛劉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