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與家庭的平衡確切是一個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問題,需要相稱的許諾和連續的溝通能力很好地解決。家庭和工作的和諧需要夫妻雙方有很好的默契,每個人都要有付出。
在我和我太太結婚前,她就知道我會有繁忙的畢生,但她也知道我不會成為完整的工作狂,會盡量在有限的時間中挑出最恰當的方式陪家人。由于我們有這個默契,所以她素來不抱怨過我工作太努力。
在我做論文時,我和我太太的默契就是:我一天要工作14個小時,除非我有會議,要不都在家里做。我花了兩個月的獎學金買了臺電腦和調制解調器(當時很貴的),就這樣天天在家把我的論文做完的。
上班后,咱們的協定是我禮拜一到星期五工作到很晚,甚至經常不能跟家人吃晚飯,然而我周末不上班,而且每年我會把我的年休假(20天)休完。當然,這也有破例的時候,在家里最忙的那些日子(像在蓋屋子時、生孩子后),我一天只工作8小時;公司很忙時,周末我也去加班。但是,以上的準則保障了我在大多數時候能毫無艱苦地均衡事業與家庭的關聯。
我在中國工作時應酬較多,但是只有能帶家人去的,我就帶她們去。有些公司的團隊運動,我們盡量設計成可帶全家的情勢。目前我太太盼望我每周回家晚餐次數多些,我還在盡力中。
當初我也給我的家人看網上的帖子,有時她們也出些主張。我女兒還要做一個她本人的個人主頁。孩子成長得太快,我才適應兒童期的女兒,她們已進入青春期了。偶然她們也會埋怨,我給別的青少年那么多時光,留給她們的太少,這我也在調劑中。
家庭協調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雙方在互信的基本上到達默契,才干得到的。
最后,我贈給大家六個秘訣,輔助你管理時間,更好地平衡你的工作和家庭生涯。
1.劃清界線——對家人或女朋友做出承諾,而且一定要做到。比方我就與妻子達成“正人協議”:周末盡量不工作。到了周末,我常會收到一些有意思的沙龍、講座、餐會等邀請,但是我基礎上不加入。
2.忙中偷閑——不要一投入工作就疏忽了家人。例如,即便你在學校十分忙,假如你曉得女友不舒暢,你也必定要記得打電話問候她,不要小氣于表白你的關懷。有時10分鐘的體貼比10小時的陪同更讓人受用。
3.閑中偷忙——學會怎么利用時間碎片。例如:家人睡午覺的時候,你就可以應用這段閑暇時間,上網看看你的試驗成果,或回復你的電子郵件。例如每天搭車或等車時,處理不主要的短信,或打可以等的電話。有一次,我和共事出差去杭州、南京、上海三個城市,回來后,他們都抱怨出差太忙,累積了許多電子郵件沒有回復。但是,我的全體處理完了,因為我把電子郵件做了同步,在飛機上、車上,已經處理完了,而他們在旅途中只是聊天、發愣、睡覺。
4.好好管理時間——既然已感到到時間不夠用了,就更應該好好支配和治理有限的時間。每天結束后,把一終日做的事記下來,每15分鐘為一個單位(例如,1:00——1:15等車,1:15——1:45搭車,1:45——2:45與友人喝茶)。在一周停止后,剖析一下,這周的時間如何能夠更有效率地部署?有沒有活動占太大的比例?有沒有辦法可以進步效力?
5.重視有品質的時間——時間不是每分鐘都一樣的。當我的家人觀賞韓劇時,如果我能坐旁邊,用我的筆記本電腦處置我的電子郵件,她們就以為我陪她們了。但是,當我們一家人在玩游戲時,一定須要我聚精會神,甚至連手機都應當關掉。另外,多察看家人最愛好什么,在度假、周末盡量配合他們。要記得他們平時為你就義良多,度假、周末是你彌補的機遇。
6.言出必行,同時要制訂較低的冀望值——如果你想請兩個星期的假,但是又不斷定老板會不會批準,就不要把話說太滿,只告知家人請一個星期的假,這樣如果老板同意兩個星期的假期,你就能帶給家人一份驚喜。
是不是很難快活的工作?
對于工作立場的名言
不要為金錢而做事,不要為薪水而工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07366.html
相關閱讀:職場生涯最重要的8小時
職場缺乏安全感怎么克服
如何與年輕上司和諧相處?
西德尼溫伯格的故事
職場白領之間的人際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