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以新角度發展創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NLP學院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以"隱喻(Metaphor)"作為表達的方式,經常讓人有活生生、無限想象空間、有生命力、印象深刻的感受,很多智者曾經這么做過;"創意思考"時,應用"隱喻(Metaphor)"為方法,效果也經常出人意表,不只應用于產品開發,領導管理同樣適用,很多杰出的領導人也這么做過;"NLP與領導力"的"CLM(CheckListforManagement)法(企業主管領導管理用創意思維檢核表法)",將"隱喻(Metaphor)"也列為創意思考的另一個參考原則。

  隱喻(Metaphor)經常應用故事為題材,比如說,我就常常以這么一個故事,與期望超越窠臼,希望創新的企業界朋友一起分享:

  從前有位智者,有一群學生跟著他學習,有一天,智者對學生說:"今天,我帶大家到奇妙的地方去。"學生非常期待地跟著智者來到一個有山有水、鳥語花香、風景秀麗的地方,智者就停下了腳步,學生們心里非常疑惑,心想:"是這個地方嗎?雖然這里山明水秀,但是,平常也經常來啊,怎能稱為奇妙的地方呢?"

  智者等大家都站定之后,才開口說:"不錯,就是這個地方,不過,請大家用原有的智慧,以新的角度,來看看周遭的這些事物。"學生們雖然疑惑,但是,還是遵從老師的指示,用原有的智慧,以新的角度,來看看這里的花草樹木。

  有人就這么看樹上新長出來的"新葉",平常,"葉子"也不過就是"葉子"而已,但是,今天卻發現"新葉"原來是那么脈絡分明、工整而對稱,那么的翠潤,簡直就是一件巧奪天工的絕世翡翠雕刻杰作;有人注意到荷葉上的"水珠",它隨著微風在荷葉上滾動,那么的晶瑩剔透,那么靈活有彈性,又像水晶、又像珍珠,比水晶、珍珠又多那么一點靈性。有人看大樹,平常,"樹"就是"樹",有什么好看?但是,今天卻似乎可以感受從"大樹"身上所透露出來的那股欣欣向榮、旺盛的生命力,彷佛在訴說什么訊息。

  有人看"云",有人體會"風"…,"用原有的智慧,以新的角度",看看周遭既有的這些事物,果然和平常大不同。就這樣,直到黃昏夕陽西下,大家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那里,彷佛真的到了一個"奇妙的地方"。

  我非常喜歡這位智者所說"用原有的智慧,以新的角度,來看看周遭的事物"這句話。一般而言,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非常難以估量的智慧,我們的腦細胞有一千四百億個左右,但是,我們應用的卻不多,即使是二十世紀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據研究,也不過使用約10%而已,一般人,平均使用更是只到4~5%,我們可以更上一層樓的空間還很大,我們雖不敢說什么事情我們都可以辦得到,但是,我們可以確信絕對可以比現在好上千百倍。

  我們有這么豐富的智慧,為什么沒能充分發揮出來呢?問題就出在我們沒能像智者所說的后半句-以新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事物。如果,我們一直以既有的"角度",看待內外在的一切事物,那么,所有的事物,將都在我們既有的"成見"當中固化,不再變化,我們原有的智慧就很難發揮;只要換個不同的角度,周遭的事物將讓我們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要問:當今全球那一家企業在資材管理這方面做得最好?日本豐田(TOYOTA)公司應該是當仁不讓,因為他們發展了一套"JIT(JustInTime)"(或稱為"零庫存"管理系統。

  豐田(TOYOTA)公司推動這套"JIT"系統,對于整體經營管理體質之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試想,要達到生產線的物料供應實時、無誤(JustInTime),那么"生產計劃"是不是就必須非常精準?生產計劃要那么精準,不是只有計劃作得好就可以,"生產線"是不是也不能發生設備故障、品質缺失、進度落后…等狀況?生產線要達到這樣的要求,人員、技術、設備、管理、領導力…,是不是就必須做到相當高的水準?也不只是"生產線"需要搭配,"供貨商"、"業務部門",甚至其它"研發、人事、財會、幕僚…"等部門,是不是也都必須密切配合?如此一來,對于公司整體經營管理體質之提升,自然產生非常大的幫助。

  這么卓越的"JIT"系統,到底是怎么想出來的呢?說來很有趣,二次大戰之后,豐田(TOYOTA)公司人員見到當時全球最新的"超市(Super-Market)"開放式料架陳列經營模式之后,便聯想到:"要是資材管理像超市(Super-Market)管理一樣的話,不但方便、有效率,而且人工也用得少。"就這樣"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傳統的資材管理,就逐步發展成全球獨步的"JustInTime(零庫存)"管理。

  我們每個人每天所進行的工作也一樣,如果思考角度一成不變,那么,想要有什么重大創新、突破,恐怕非常困難;"NLP與領導力"提醒企業主管,隨時"以新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事物",發揮領導管理的創意。而"隱喻(Metaphor)"法,就是一套有效激發自己、部屬、他人創意思考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14171.html

相關閱讀:感官敏銳練習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