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有一個實驗,在桌上放一只跳蚤,在它的上方放一塊玻璃,與它保持一定距離。心理學家猛拍一下桌面,跳蚤就跳起來了。不好,跳蚤一下撞到玻璃上了。
第二次,還是拍一下桌面,跳蚤學乖了。心理學家拍桌子時,它跳得低了些,沒有撞到玻璃。心理學家把玻璃放低一點,一拍桌,跳蚤又撞到。到下一次拍桌時,它又跳低了一點。就這樣,到心理學家把玻璃放到幾乎壓到它時,再拍桌。跳蚤不跳了。這時即使移掉玻璃,拍桌,跳蚤也不跳了,只是悠閑地在桌面上爬來爬去,天,跳蚤變成了爬蚤。
在這個時候,限制跳蚤的是有形的玻璃,還是在多次挫折、痛苦中記取的無形的玻璃?人也是一樣的。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難免遇到無數的挫折與困擾。為了保護我們自己,我們的心靈的保護機制給了我們許多禁止指令來制約我們行動,讓我們避開那些危險的事情,如:不要與陌生人說話;不要走近水邊;男孩子不能哭,不要拿菜刀……這些禁止指令,或來自父母長輩之口,或源于我們自身的經驗。它們在形成的那個時候也許是有效的。但,時過境遷,情況已經變了,可是禁止指令還是頑固不變。而且,我們還聰明地學會創造更多的限制讓自己免于受傷,免于去冒險,免于去,行動,也免于去成功。
是這些限制讓我們背離了我們內心深處的力量;讓我們的潛能蟄伏;讓我們的力量沉睡;讓我們的成長受阻;讓我們看不到——我們是天生的強者!
我們常會聽到一些人拿出種種借口來為自己的懶惰或膽怯作盾牌。“我年紀太大了、我沒有學歷、我沒有能力……”真的是這樣嗎?年齡真的是障礙嗎?學歷是障礙嗎?能力是障礙嗎?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幾個故事。
世界上最好的炸雞
桑德斯上校,60歲時退役回到了家鄉。然后領到自己第一份社會保障金:187美元,他一下子被震住了,他知道這就是生命的轉折點。要不要接受這187美元養老呢?你能接受嗎?也許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坦然接受。但是桑德斯上校沒有。
人家為什么給他l 8 7美元?因為他已經60歲了,因為他已經進入老齡時代,因為生命已經所剩不多。
但是桑德斯上校下定決心,不能接受這一現實。怎么辦呢?他突然想到,在家里有一份他媽媽做的炸雞配方。他決定拿這份炸雞配方去做生意,去創造事業,他拿著這個炸雞配方走遍了全國。
但是每次與別人一談,別人都說不可能、不行,全部都拒絕。而且看這個人6 0多歲,滿鬢白發,還在拿一個配方說這是世界上最好的配方,真是不可思議。
他遭到1,007次拒絕。結果在1,008次,有一個老板,因為看到這個老人滿鬢白發、滿臉皺紋,非常辛苦。而且態度非常的誠懇,決心非常之大。他說:“我現在有一份世界上最好的、最頂尖的炸雞配方。我相信再沒有比它更好的了。所以只要我們能合作,我們就可能做一個非常大的事業。”這個人在1,0 0 8次的時候給了他一次機會。這個機會是什么?肯德基。
所以我們今天吃的肯德基,在世界各地看到的炸雞連鎖店,那是誰創辦的?桑德斯上校。
20世紀最狂妄的校園演講
讓我們看一篇據稱是“20世紀最狂妄的校園演講”吧。這是美國Oracle的CEO拉里•埃利森在耶魯大學2000屆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全文如下:
耶魯的畢業生們,我很抱歉——如果你們不喜歡這樣的開場。我想請你們為我做一件事。請你——好好看一看周圍,看一看站在你左邊的同學.看一看站在你右邊的同學。
請你設想這樣的情況:從現在起5年之后,或30年之后的今天如果站在你左邊的這個人會是一個失敗者;右邊的這個人,同樣也是個失敗者。而你,站在這中間的家伙,你以為你會怎樣?一樣是失敗者。失敗的經歷,失敗的優等生。
說實話,今天我站在這看,并沒有看到1,000個畢業生的燦爛未來。我沒有看到1,000個行業的1,000名卓越領導者,我只看到了1,000個失敗者。你們感到沮喪,這是可以理解的。為什么,我,埃利森,一個退學者,竟然在美國最具聲望的學府里這樣厚顏地散布異端?我來告訴你原因.因為,我,埃利森,這個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個退學生,而你不是。因為比爾•蓋茨,這個行星上最富有的人,就目前而言是個退學生,而你不是。因為艾侖,這個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退了學,而你沒有。再來一點證據吧,戴爾,這個行星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還在不斷上升,他也是一個退學生,而你,不是。
你們非常沮喪,這是可以理解的。
你們將來需要這些有用的工作習慣。你將來需要這種“治療”。你需要它們,因為你沒輟學,所以你永遠不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哦,當然,你可以,也許,以你的方式進步到第10位,第11位,就像steVe,但,我沒有告訴你他在為誰工作,是吧?
根據記載,他是讀研究生時輟的學,開化得稍晚了些。
現在,我猜想你們中間很多人,也許是絕大多數人.正在琢磨,“我能做什么?我究竟有沒有前途?”當然沒有。太晚了,你們已經吸收了太多東西.以為自己懂得太多。你們再也不是19歲了。你們有了“內置”的帽子,哦.我指的可不是你們腦袋上的學位帽。
嗯……你們已經非常沮喪啦。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現在可能是討論實質問題的時候啦。
絕不是為了你們,2000年畢業生。你們已經被報銷,不予考慮了。我想:你們就偷偷摸摸爭干那年薪20萬的可憐工作吧.在那里,工資單是由你兩年前輟學的同班同學簽字開出來的。事實上,我是寄希望眼下還沒有畢業的同學。我要對他們說,離開這里。收拾好你的東西,帶著你的點子,別再回來。退學吧,開始行動。
我要告訴你,一頂帽子一套學位服必然會讓你淪落……就像這些保安馬上要把我從這個講臺上攆走一樣,必然……(此時,拉里被帶離了講臺。)
分享這一篇演講,決不是要說學歷不重要。即使是自己曾經退學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都認為青年人應完成自己的學業。其中的重點是:我們要摘下自己“內置”的帽子,打破自己對自己的限制,打破自己的種種行不通、辦不到、不可能的想法。勇敢地運用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終生癱瘓的百萬富翁
有一個人,在一次車禍中,3/4的皮膚達3級灼傷。但他沒有放棄求生意志,掙扎著活了過來,并重振自己的事業。不久,他又遭到另一次打擊:所搭飛機失事,自腰部以下終身癱瘓,他必須終生坐在輪椅上。他的名字叫做米契爾,自從那次車禍之后,他體驗到的成功與喜悅,遠超過大多數人一輩子的經歷。如今,他結交了許多在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事業成功使他成為百萬富翁,甚至于他不顧臉上的恐怖疤痕,還去角逐國會席位。你可知他的競選口號?“把我送入國會,我不會是另一張俊臉!”今天,他擁有一位不尋常的紅粉知己,并且他還興致勃勃地競選科羅拉多州的副州長。
看完前面三個故事,你是否發覺,不是我們目前的年齡、學歷、能力或其他種種外界的條件左右了我們的發展,而是我們的想法束縛了我們的發展。是我們內心的信念決定了我們的成敗。信念是什么?信念就是牢固的觀念或想法。一個人之所以做得到是因為他相信自己做得到。我們內心的信念決定了我們外在的結果。
人與人之間的心態差異很細小,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成就差別很巨大。
心態的差異在于有的人積極主動,有的人消極被動;而這些心態造成的巨大差別在于: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
心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關于積極主動的心態的重要性,在無數的勵志書籍、講座中不斷地被重復,事實上,它的重要性無論被重復多少次都不為過。在這里,我們更關心的是:
我知道必須積極主動,
但是我要怎樣才能做到呢?
沒錯,知道并不夠,做到才是最重要的。本章與下一章接下來的章節,我們將全面總結NLP與成功學中如何達成積極主動的秘訣。這些訣竅是如此的簡單,以致它們經常被忽略,我們在這里,將讓這些偉大的訣竅完整地呈現出來,運用它們,重復操練,融入習慣,它們將全面刷新你的心理狀態。掌握它們,情緒管理對你來說將是小菜一碟。運用它們,信心與快樂將緊緊跟隨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16340.html
相關閱讀: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感官敏銳練習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