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朔和明云是師生們都很愛慕的一對年青夫妻。
他們是讀研討生時的同窗,畢業后都從事教導工作,都教哲學。
他們奮發讀萬卷書,也力爭行萬里路,或者是在寒假,或者是在暑假,老是努力抽時光去游歷祖國的名山大川。
有一次寒假,他們到了一座坐落名山深處的古剎——人稱“白印寺廟”。
這座古剎因為白印禪師的德高學博而遠近馳名,香火極旺。在古剎的庭院中還聳立著白印禪師的全身塑像,可見人們對白印禪師的崇拜。他們帶著心中的疑難,造訪了白印禪師。
他們向白印禪師求教:“你說真的有命運嗎?”
“有的。”白印禪師明白地回答。
“那咱們的運氣在哪里?”他們又問。
白印禪師按著男左女右的規則,請譚朔伸出了左手,請明云伸出了右手,而后說:“你們看明白手掌中的這多少條線了嗎?這幾條線的名字你們必定知道吧?”
譚朔和明云答復:“看得很清晰。這條線叫做生命線,那條斜線叫做愛情線,另外一條就是事業線。”
白印禪師說:“很對!性命、戀情和事業這三條線,基礎上就能夠代表一個人的命運了;你們這一男一女,又可以代表許很多多的男男女女。”接著,讓他們隨著自己做一個動作:把張開的手緩緩地握起來,握得牢牢的。
白印禪師問:“你們說生命、愛情和事業這三條線在哪里?”
譚朔和明云絕不懷疑地說:“當然在我們的手里啊!”
白印禪師問:“那命運呢?”
……
妙!心有靈犀一點通。譚朔跟明云苦海無邊,不能不信服白印禪師的睿智。每個人的命運都控制在本人的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的嘴里。
他們將這次拜訪的閱歷寫進了教案,成了后來講哲學課時活潑而深入的事例。
轉瞬到了暑假,譚朔和明云又踏上了訪問白印禪師的旅途。他們還要向白印禪師討教:“生命、愛情和事業這手掌中的三條線是不是可以轉變的?”這是他們在教養中遇到的一個較難講透辟的問題。
他們剛踏進古剎的庭院,就看到一名禪師正在白印禪師的泥像前忠誠地求拜。他們走近細心察看再三,不禁大吃一驚,求拜者竟和白印禪師長得截然不同。
他們困惑地問求拜者:“您是不是白印禪師的孿生兄弟?”
“不是。我不孿生兄弟,我就是白印。”求拜者頭也沒抬地答道。
“那您為何自己求拜自己?”
白印禪師笑道:“由于我也碰到了難事?晌視缘茫笕瞬蝗缜笞约。”
……
妙!心有靈犀一點通。譚朔和明云心領神會,不能不佩服白印禪師的自負。看來,常人之所以為凡人,可能就是因為遇事愛好求人;而白印之所認為白印,大略就是因為遇事理解求己,好詞好句。
悟:
假如人人都能像白印禪師那樣看待命運,興許人人都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素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要發明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rensheng/244328.html
相關閱讀:成功只是多說一句話
人生的附件
長成一棵樹
心若靜,風奈何
揭秘人生道路上的100個真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