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數學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本冊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目標是,使學生:
1. 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
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 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實際問題。
4. 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圓規畫圓;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能夠正確
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5. 知道圓是軸對稱圖形,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能運用平移、軸對稱和旋轉
設計簡單的圖案。
6. 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有關百分
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8. 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第一單元 位置
單元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內容位置(一)新授課新授
教學目標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 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重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一、導入
1、我們全班有53名同學,但大部分的同學老師都不認識,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2、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表述。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表示××同學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嗎?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先說列后說行)
(3)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小結例1:
(1)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據?(2個)
(2)我們習慣先說列,后說行,所以第一個數據表示列,第二個數據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據的順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里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現在我們一起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的位置。(投影講評)
三、練習
1、練習一第4題
(1)學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學生依據所給的數據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練習一第3題:引導學生懂得要先看頁碼,在依照數據找出相應的位置
3、練習一第6題
(1)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五、作業
練習一第1、2、5、7、8題。

教后反思: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
單元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
3、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會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
4、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單元重點:
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單元難點:
1、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去解答這類應用題。
2、分數乘法計算法則的推導。

教案
教學內容分數乘整數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一、復習
1.出示復習題。
(1)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 9個11是多少? 8個6是多少?
(2)計算:
+ + =   + + =
2.引出課題。
+ +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今天我們就學習分數乘法。
二、新授
1、利用 + + 教學分數乘法。
(1)這道加法算式中,加數各是多少?(都是 )
(2)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乘法, ×3)
(3) + + =9,那么 + + = ×3,所以 ×3=____________=9。同學們想想看, ×3=9計算過程是怎樣的?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2、出示例1,畫出線段圖,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1)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 是多少?(列式: ×3 = )
3、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教學例2
(1)出示 ×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三、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2、“做一做”第3題。(先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討論先算什么可以使計算簡便。如果用連乘算式,要提醒學生先約分再計算。)
三、作業
練習二第1、2、4題。個人修改

教案
教學內容一個數乘分數新授課新授
教學目標1、創設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歸納領悟等過程中,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2、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一、導入
1、計算下列各題并說出計算方法。
×   ×   ×
2、上面各題都是分數乘以整數,說一說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3、引入: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二、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條件和問題:每小時粉刷這面墻的 , 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根據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學生列式: ×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一張紙張看作一面墻,第一步先涂出1小時粉刷的面積,即這面墻的 ,第二步再涂出 小時粉刷這面墻的面積,即 的 ,由此得出 × 這個乘法算式表示“ 的 是多少?”
(3)根據直觀的操作結果,得出 × = ,根據剛才操作的過程和結果推導出計算方法: × = = 。
(4)提出問題: 小時粉刷多少呢?讓學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導、計算,自主解決問題。
2、相關練習:練習二第5題。
3、小結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意義:一個數乘分數,表示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計算法則: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學例4
(1)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 。
(2)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交流計算的方法,明確分數乘分數也可以先約分再乘。通過展示學生的計算過程,進一步明確約分的書寫格式: (k)
(3)學生獨立解答“5分鐘飛行多少千米?”,講評中介紹分數乘整數的另一種格式。 新課標第一網不用注冊,免費下載!

5、鞏固練習: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學生要先觀察能否約分,再著手計算)。
三、練習
1、練習三第6題
(1)求2枝長多少分米,就是求2個 是多少?算式: ×2
(2)求 枝或 枝長多少分米,就是求 的 是多少,或 的 是多少。
2、練習三第9題。(學生討論交流,說說錯在哪里,結合學生易犯的錯誤講解)
四、作業
練習二第3、7、8、10題。個人修改

教案
教學內容分數混合運算和簡便運算新授課新授
教學目標1、通過創設自主探究,嘗試遷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在觀察、遷移、嘗試練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3、創設開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培養他們勇于實踐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運算定律,靈活、準確、合理地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一、復習
1、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么樣?(先算二級運算,后算一級運算)
2、哪些運算屬于二級運算,哪些運算屬于一級運算?(乘、除法屬于二級運算,加、減法屬于一級運算)遇到有括號的題目該怎么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3、觀察下面各題,先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授
1、向學生說明: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按照此規則,學生仔細確定運算順序后計算下面各題。
(1) + × (2) × - (3) - × (4) × +
2、復習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
(1)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這些運算定律有什么用處?你能舉例說明嗎?
(3)用簡便方法計算:25×7×4 0.36×101
3、推導運算定律是否適用于分數。
(1)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并勇于發表自己的個人意見。
(2)驗證:有些同學認為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能適用于分數乘法,而有些同學認為不能,你們能找到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嗎?(利用例5的三組算式,小組討論、計算,得出兩邊式子的關系)
(3)各四人小組匯報討論和計算結果。
4、教學例6
(1)出示: × ×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全班交流,說一說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應用乘法交換律)
(2)出示: + × ,學生先觀察題目,然后指名說說這道題適用哪個運算定律,為什么?(適用乘法分配率,因為 ×4和 ×4都能先約分,這樣能使數據變小,方便計算)
(3)小結: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在計算時,要認真觀察已知數有什么特點,想想應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三、練習
P14“做一做”:先讓學生觀察題目中的已知數的特點,說說怎樣做簡便?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然后再獨立完成練習。

(4)練習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運算定律,靈活、準確、合理地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運算定律,準確、合理地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復習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復習乘法的簡便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鞏固練習
1、練習三第1題: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算式特點,正確運用定律進行計算)。
2、練習三第三題:分數混合運算(提醒學生注意運算順序,如果可以應用韻律進行計算的題目也可以選擇用簡便方法計算,如: - × = ×(1- ); ×(5- )既可以按運算順序先算小括號里面的,也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
3、練習三第2題:一朵花要用 張紙,一個同學做了9朵,列式 ×9,另一個同學做了11朵,列式 ×11,他們一共做了 ×9+ ×11(朵),學生還可能這樣列式: ×(9+11),引導學生發現,這種列式實際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兩種形式。
4、練習三第8題:改錯題,這兩道題主要都是運算順序錯誤,學生在糾錯的同時也鞏固了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5、練習三第6題:要求學生觀察題目,能用簡便算法的要用簡便算法。
6、練習三第4、5、9題:先讓學生分析題意,再列式計算。計算中提醒學生注意運用定律使計算簡便。
三、布置作業
完成相關的練習冊。個人修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38589.html

相關閱讀:六年級數學下冊第1周導學案
倒數的認識
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1)
六年級數學上冊分數乘法練習課導學案
分數除以整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