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表格式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數學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學科數學課型學期計劃
過程全冊課時安排:共計約65課時
1、準備課+數一數………………………………………約2課時
2、位置……………………………………………… 約2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約21課時
6、11——20各數的認識………………………………約4課時
7、認識鐘表……………………………………………約2課時
8、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2課時
9、總復習………………………………………………約10課時`
全冊理念:讓不同的孩子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全冊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一冊

全冊教材分析: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的實驗教材,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驗課本,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全冊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全冊重、難點:
   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個人修改


學科數學課型準備課
教學目標初步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鼓勵學生學好數學;初步了解和培養學生的數數能力。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3頁學校開學圖,第4頁的數10以內的數、分類和寫字準備練習,練習一的第1題。
教具準備1.掛圖或投影片,內容是教科書第2~3頁學校開學圖。
2.三張掛圖或三塊小黑板,內容是教科書第4頁上的兩幅分類圖,一幅1~10十個數字圖。
3.在黑板上畫上寫數字練習格。
4.教師給學生準備帶有虛線數字的寫字練習格。
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已經是小學生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在學校里學習很多有用的知識。這節課是數學課,在數學課上我們要學習數學知識。數學知識非常有用,比如在日常生括中數物品的數量,買東西用多少錢,應找回多少錢,工人制造機器,農民使用化肥、農藥,科學家把火箭、衛星送上天空等等都需要用數學知識。老師要知道我們班有多少名學生,要準備多少本課本也需要數學知識。所以,無論做什么工作都離不開數學,我們要好好學習,學好數學,掌握本領,長大了更好地建設祖國。從今天起同學們可以比一比,看誰學得最努力,看誰把數學學得最好。
二、新課 。1.出示彩色掛圖或投影片,教學數數。
(1)教師:這幅圖畫的是學校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到學校。大家一起看這幅圖里都畫了些什么。
先讓學生觀察,然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一面國旗、一位教師;兩個同學向教師敬禮、兩個同學澆花;3個同學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傳欄上有5個大字;花壇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鳥;樓邊有8棵樹;校園里有9個學生;10個人等)。
(2)教師引導學生數一數教室里實物的個數。提問學生,教室里有幾扇門?幾扇窗?幾盞燈?
每扇窗上有幾塊玻璃?
你左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你右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
我們教室的墻上有幾張畫?
2.教學分類。
(1)掛上畫有一枝鉛筆和兩個皮球的圖或小黑板。教師先提問學生,圖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各是做什么用的?然后歸納學生的發言。
教師:大球、小球都是小朋友們玩的球,是同類的物品,老師用一根線把它們圈起(邊說邊用紅粉筆畫上圈),表示它們是同一類的。鉛筆是同學們用寫字的,畫畫的,和球不是同類的物品。
(2)讓學生看書上畫有雞(母雞、公雞、小雞)、書包和氣球的圖。
先讓學生觀察這幅圖,然后讓學生試著把同類的東西圈在一起。教師巡視。
提問:這幅圖中的哪些東西是同類的?你是怎樣圈的?為什么?
3.教學數1~10十個數。新課標第一網
掛出畫有教科書第4頁上l~10十個數的掛圖或小黑板。
先讓學生數一數每一個圈中各有幾個物體,認一認圈旁邊的數字。
教師指掛圖或小黑板上的數字,指名讓學生說數,也可以一個人接一個人地說。如果說錯了,可讓學生數一數圈里的實物,然后糾正說錯的數。如果有時間,教師還可以不按順序指數字讓學生說出數。
4.寫字準備練習。
教師在事先畫在黑板上的寫數字練習格里,邊示范邊向學生說明畫線的方法:畫橫線要由左向右,畫豎線要由上向下。然后讓學生在練習格里試著按虛線點描一個樣子,教師巡視檢查,合格后,讓學生自己在書上獨立描。描完虛線點后,再讓學生在練習格里獨立寫一寫。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一的第1題。
教師讓學生看練習一的第1題。教師讀題后,先帶領學生一起看左圖,讓學生說一說圖里畫的各是什么,哪些是同類的。學生回答后,教師再著重指出:西瓜、香蕉、桃都是水果,可以看作一類,因此這三種水果可以留在一個圈里。讓學生動手把三種水果圈起。接著提問:布娃娃能不能算作水果?然后,讓學生看右圖,先看看圖里畫的各是什么?想想哪些物品是同類的,再讓學生動手把同類的物品圈起。 個人修改


引入時可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數學,舉出實例。

教師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人或事物的個數
教師可分別讓一位圈對的和一位圈錯的同學回答問題,然后教師再說明圈對的道理和為什么圈錯了。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

學科數學課型第一單元:單元計劃
教學過程第一單元:單元計劃
單元教學內容:第一單元(第2——5頁)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第2——5頁的內容,第2、3頁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圖中有教師、學生、鮮花、樹木、樓房,人和物的數目注意用到10以內的各數。新教材豐富的教學資,不僅將數擴展到20,而且畫面中,每個數量出現了多種角度數的話,還會數出很多,這就給予學生創設了充分觀察、探究的空間。在教學中,注意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數畫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數到,只要教師心中有數,在學生數出以后能給及時正確的評價即可`。
單元教學目標:
1、在和諧愉悅的探討氛圍中,了解學生的數數和認數情況。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3、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于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分利用材料資,滲透思品教育。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學生數數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的的數感。
2、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3、引導組織好學生小組學習,使學生初步感知合作學習的快樂及要求。
單元課時安排:約1課個人修改

學科數學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4、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體驗小組合作的樂趣,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課 題 數一數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學會數數的方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體驗小組合作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具準備掛圖或者
教學過程一、口頭數數。
教師:同學們,你們會從1數到10嗎?數數看。
二、看圖數數1、激發觀察興趣。
多媒體顯示:一所美麗的鄉村小學。先出示一位老師,再出示兩位學生(生:老師好。同時鞠躬、敬禮。師:同學們),接著陸續出示一組一組的學生,最后從天邊飛7只鴿子(伴有鴿子的哨音)。
教師:這是什么地方?(學校)對,這是一所美麗的鄉村小學。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了。大家看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同桌同學互相說說,然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
2、數圖中的數量。教師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事物個數。
(1)數數量是1的事物。教師: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的回答,出示一面國旗圖并加上圈 。(或是圖片 )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初步了解學生數數的情況。運用多媒體適時的引導, 入情入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教師有目的引導學生觀察,學會數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師:有幾位老師?在國旗的下面出示老師圖加上圈。教師:一面國旗、一位老師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同時在兩幅圖的左邊出示數字”1”。教師領著學生讀一讀,學生自己再小聲讀一讀。教師:看一看,圖中還有哪些東西的數量是1?(一棟教學樓)此不再單獨出示教學樓的圖。
(2)數其他數量的事物。仿照(1)進行。 數到數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時,可以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知道其數量的。學生可能會回答”看出的”或”數出的”。教師可以讓數出的學生到前面給大家數數看?赐旰,可以讓全班同學發表意見,說說他數的對不對。
(3)認讀1——10各數。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再讓學生讀一讀這些數。如果讀錯了,可以讓學生數一數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糾正讀錯了的數。如果有時間,還可以不按順序指數讓學生說數。
3、 數教室里的事物。
三、小結教師:今天我們數了美麗的鄉村小學里的人呀、花呀、樹呀、鴿子呀等好多東西,還數了教室里的門和窗等等東西,放學后,你們還可以數數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學習資。讓學生學會傾聽 ,學會評價別人,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拓展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習資。知道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與應用。

個人修改
同桌同學互相唱數。然后先請幾位會數的同學數給大家聽,再請不會數的同學試著跟大家數幾次。

學生每說完一種,教師要反復提問:還有什么?

啟發:教室里有幾扇門?幾扇窗?幾盞燈?每扇窗上有幾塊玻璃?你左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你右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
板書設計:數一數
1,2,3,4,5,6,7,8,9,10
教后反思:

學科數學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2、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3、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4、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內容課 題 比多少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8頁的內容,完成練習一的習題1、2、3、4。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難點:在多和少的教學中的兩種不同的說法是一個難點。
教具準備1、情景圖、各種圖片、 2、學具:各種圖片、鉛筆、橡皮、作業本等。
教學過程一、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喜歡)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在森林里,住著許多的小動物,他們生活得很快樂。它們每個小動物都有一個溫暖的家。有一天,突然下了一場大雨,發起了大水,小兔一家住在河邊,大水把它們的房子沖倒,它們傷心得哭了。鄰居小豬知道了,就到小兔的家,對小兔說:”別難過,我們大家重新幫你們蓋一座結實的大瓦房,你們就不用怕大水了!毙⊥酶吲d地說:”謝謝你,小豬!毙∝i說:”不用謝,我們應該互相幫助,一起戰勝困難,咱們開始動工吧!边@時,他們開始忙起了,我們一起去看看這熱鬧的場面吧。
出示情景圖:提問: 你看到了什么?

二、通過操作,讓學生體會”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1、揭示概念”同樣多。教師:你們的故事講得真好,仔細看一看,圖中有幾只小兔?你能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嗎?(同時演示或用圖片貼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由故事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由故事引出情景圖,讓學生看圖講故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理解同樣多的含義。
小兔和磚連起,表示一只兔子搬一塊磚。你能用學具擺一擺?擺完以后,同桌討論,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你能把你看到的告訴給大家嗎?(生回答)教師揭示同樣多的概念。 板書:同樣多
揭示概念”多”和”少”。 教師:圖中有幾只小豬?用學具擺一擺?小豬扛幾塊木頭?用學具擺一擺。比一比 ,你看到了什么?(教師演示)同桌說一說。揭示概念”多”“少”(小豬少,木頭多)誰多?跟誰比?我們就說木頭的跟數比小豬的只數多。還可怎樣說?(小豬的只數比木頭的跟數少)
2、玩一玩小組活動:小豬幫小兔蓋房子,小兔請小豬吃飯,小兔準備了一些蘋果和蘿卜?1只小豬吃1個蘋果,夠不夠?1只小兔吃1個蘿卜夠不夠?請你們小組合作用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說一說。各小組匯報。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學說得真好。我們做一個游戲,”比一比”(教師做個示范:我看到圖中有3個蘿卜,我看到圖中有4個板凳,兩個同學邊擺邊說,放在一塊比較,蘿卜的個數比板凳的個數少,板凳的個數比蘿卜的個數多)你們像老師這樣把圖中的東西擺一擺,比一比,說一說,看哪一組說得多,說得好。(小組活動)教師巡視。各小組匯報。
三、鞏固練習1、做一做同桌的同學分別比一比自己的手指、眼睛、耳朵理解同樣多。讓學生拿出手里的東西如:鉛筆、橡皮、作業本、書小組比一比。教師巡視并參與他們的活動。2、練習一1、2、3、4、1題學生獨立完成,你是怎么想的?2題提問:兩種動物是不是同樣多?你是怎么想的?(不管學生用哪種方法,只要是對的,應給予鼓勵)3獨立完成,你是怎么想的?多指名說,使學生明白只要看第二行就行了。4題讓學生獨立做,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四、小結 設計意圖方法同上揭示多和少的含義。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運用觀察、操作的方法,充分體驗同樣多、多和少的含義。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精神。與日常生活相系,掌握這些概念的含義。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能靈活運用知識。
個人修改
你能象老師那樣把故事講完嗎?小組里互相講一講。你愿意把你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每只小兔搬幾塊磚?隨著學生的回答,逐一將圖中的4塊磚復制下與小兔一一對應上,每復制一塊磚,都用小圓點做記號。


板書設計:比多少
和 同樣多 少 多

教后反思:
學科數學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1、能辨認上、下,前、后這些方位,并用這些方位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翟利民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4、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課 題 上下前后
教學內容:教科書9頁,”做一做”及練習一的第5、6題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能正確辨別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正確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正確區分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具準備掛圖、小動物貼圖
教學過程一、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師誰能幫老師數一數,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后面呢?
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二、新課
1、上、下
出示主題圖
(1)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說一說?
(2)思考:卡車在輪船的()面
輪船在火車的()面
卡車的下面有什么?
(3)小結:上面和下面是兩種具有相互關系的方位詞,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不能孤立的說。
(4)完成“做一做”第1題
2、前、后
(1)讓一組學生排成一縱隊,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學會用“前”、“后”準確描述。
(2)在黑板上貼小動物貼圖,讓學生用“前”、“后”相互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位置,指名說。
(3)小結:指出前后與上下一樣,都是具有相互關系的方位詞,因些它們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4)完成“做一做”第2題
三、集體游戲
1、一切行動聽指揮
請幾名學生在教室內隨意走動,當教師說“!睍r,向全體同學說一說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學的方位詞“上”、“下”、“前”、“后”。
2、找出在你身邊有哪些物體是處于上下或前后關系的,請你用一句話說。
3、畫鼻子
在黑板上畫一動物頭像,讓學生輪流給小動物舔上鼻子,做游戲的學生蒙上眼睛,其他學生可用所學方位詞提醒該同學,讓其順得添上鼻子。
4、擺一擺,把數學書擺在筆盒的下面,把橡皮擺在筆盒的上面。
四、小結: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
作業:根據下圖,請你指出圖中的前后關系。

聯系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系。

5、小美、小明、小剛、小麗
說一說,小美在最前面,誰在她的后面?
小剛走在第()個,他的前面是()
板書設計:第一課上、下”“前、后
卡車在輪船的()面
輪船在火車的()面

教后反思:


學科數學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教學目的:1、使學生會用1——5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寫1——5各數,并注意書寫工整。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操作和認真書寫的習慣。3、利用”野生動物圖”使學生初步感知”用數學”的樂趣,同時滋生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學內容課 題 1——5的認識
教學內容:本冊教科書第14——16頁,練習二中的第1——4題。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5的基數含義和寫法。
教學難點:1——5的寫法。

教具準備野生動物園圖、計數器;學生準備15根等長的小棒、5張數字卡片、計數器若干個,(每小組一個)、教科書第16頁上的點子圖及”做一做”中的實物圖片5張。
教學過程一、14——15頁的”野生動物園”圖。
1、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出示掛圖,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們,今天咱們一起到動物園去看一看,好不好?2、 咱們分小組去參觀,你看到了什么人?什么動物?每個小朋友在小組里說一說,數一數。小組活動。教師巡視。3、 用1——5各數表示畫面中的人和物。小組匯報。當學生說到1個太陽、1頭大象時,教師出示圖畫,并告訴學生一頭大象、一個太陽都用數字1表示。并在圖下貼上1,你能從手中的卡片找到數字1嗎?舉起,讓老師看一看,放到桌子上。這幅圖還有哪些東西的個數可以用1表示。2、3、4、5的教學過程與1的相同。4、1——5各數的形狀的認識。你們仔細看一看卡片,這5個數字象生活中的哪些東西?小組里說一說,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5、 根據1——5各數的基數含義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1) 教師:請你拿出1根小棒擺放在數字1的下面。學生操作可讓一個學生上臺演示。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由圖畫抽象出數字,使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這形象的比喻,加深學生對這5個數字的形狀的正確記憶,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請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別放在數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擺出你喜歡的圖形,擺擺看,學生操作,讓學生到臺上演示。(2)請學生舉例,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個數可用1—5各數表示。6、做第16頁的”做一做”。教師端出3個蘋果,提問:不用出聲,在心里說老師拿出了幾個蘋果?請你用其它物體和數字表示和老師一樣多的蘋果數。二、教學數序1、 逐次感知1——5的數序。教師用計數器演示:在計數器上撥上一顆珠,問:老師撥了幾顆珠,用數幾表示?在計數器上標上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在計數器上撥上1顆珠,提問:再撥上一顆,是幾顆?1添上1是幾?學生撥完后,教師在計數器上演示。
2、 整體感知1——5的順序。讓學生將學具卡片”點子圖”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然后教師提問:1的后面是幾?5的前面是幾?
3在誰的后面又在誰的前面?
三、教學數的寫法1、 教學1、2、3、、4、5的寫法。教師寫,學生觀察,然后讓在桌上書空、描字。
四、課堂練習做練習二中的第1——4題。讀懂題意,然后再回答。
五、小結。 設計意圖這一操作活動,不但使學生加深對基數含義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理解數的含義,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數序。教學數字的寫法。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個人修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42179.html

相關閱讀:認識人民幣(例3、例4)教案
猜數游戲---跳繩導學案(2012北師大)
2013年一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計劃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退位)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的問題教案作業練習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