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教學及教學設計
第三單元:單元
單元教學內容: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14頁????第31頁)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內容主要由 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各數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選擇恰當的方法5以內數的口算,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 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5、能運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數感,運用數學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單元重難點:
1、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2、解決好多種算法與數的組成計算的關系
3、注重集合、對應、統計思想的滲透,不給學生講這些名稱。
4、數的認識,比較大小,加減法的認識過程中,要發分類為基礎。也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提煉出數而進行大小的比較和加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2課時
第一課時 1~5的認識及書寫
教學內容:1~5的認識及書寫(第14頁~第16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過程與方法:能用1???5以內的各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建立數感,并能進行交流。
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準備:
師:課件,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主題畫:
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
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
(一)認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
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
。3)請你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
。ń虒W方法同上)
3、認識3
(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
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字3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3表示的?
。3)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
4、認識4、5
。ń虒W方法同上)
(二)、出示計數器
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W生回答,教師板書:1)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2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3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4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5
板書:1、2、3、4、5
(全班齊讀:正、反讀)
問:3的前面是幾?后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
。ㄈ、教師說,學生操作
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
3、請你畫出5個圓形。
三、教學寫數字1??5
1、教師教拿筆姿勢
2、教寫每個數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范,緊接著,學生書空,然后學生在書中描紅。
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
(1)學生互評 。2)集體評 (3)教師評價
四,課后
完成“做一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數,讀數,寫數。
作業
完成練習冊第13,14頁的題。
準備數字卡片,大于號,小于號卡片。
板書設計
1~5的認識及書寫
1,2, 3,4,5
反思:
第二課時 比大小
教學內容:比大。ǖ17頁的內容)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建立數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課件
生:1-5的數字卡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數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
(2)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3的后面是幾?
。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字。請你試一試。
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
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W生回答,教師板書: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從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2)誰會讀,請會讀的學生帶領大家讀
。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
2、出示第17頁下面思考:
。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寫出來?
。ㄖ该吓_寫)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5<3
誰會讀?
。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趕走一只小免)
三、練一練
第21頁的第5題
學生自由獨立完成,然后學生互評,最后全班集體評價
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們學會了哪些知識?
作業
完成練習冊第14~15頁的題。
介紹一下,你坐在第幾組第幾排?
板書設計
比大小
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反思:
第三課時 第幾
教學內容:第幾(第20頁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具體的情境圖中,讓學生學會區分基數和序數的,理解幾個和第幾的不同,并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充分感知無論第幾都只有一個,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幾個則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推理、判斷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使學生感知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樂趣,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序數含義,會區分基數與序數,明確數的方向決定的次序。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生交流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云一個你們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嗎?
2、出示課件,書中第20頁的圖畫。
動物園的售標處,井然有序的排隊買標。師:問: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嗎?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師:(1)請大家猜一猜誰排在最前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幾?排在他后面的兩位阿姨呢?最后面的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幾的?
。4)請你說一說:叔叔排在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學生在公共場合應該自學排隊,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數與序數
請大家數一數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隊買標?有誰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誰?
3、進一步基數、序數的含義
。1)請幾位同學上講臺
先請大家數一數共幾人?再問一問從左數第3人是誰?××同學是從右數的第幾?他還可以排第幾?
。2)分小組做排隊游戲
三、反饋練習:
1、舉一些日常生活中關于"第幾"的例子
先4人小組互相說,然后向全班匯報。
2,"做一做"的第1題。
3,介紹自己的座位。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們學會了哪些知識?
四:作業:
書第20頁"做一做"的第2題
練習冊第15~16頁的題
板書設計
第幾
我坐在第( )組,第( )排。
反思:
第四課時 分與合
教學內容:分與合(第21頁和22頁的教學內容:5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掌握4和5的有關組成,并有效地滲透有序的思想。
2、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4和5的組成,初步建立學生數感。
教學準備:計數器,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計數器:老師拔數,學生觀察
1、(1)先拔二顆珠,問:這是幾顆珠,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顆珠,這時又是幾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指名說,并請一名學生上臺寫數字3
(3)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這時又是幾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指名說,并請一名學生上臺寫數字4。
(4)請你比一比:4和3誰大,誰?請你用符號連接。
二、學習新知:
(一):主動探索:4 的組成
1、請你拿出4個小棒,擺一擺,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
2、你能把這4根小棒分成兩堆嗎?請你試一試。(學生自由活動,老師巡視)
3、學生匯報操作結果,邊板書邊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板書)
4 4 4
1 3 2 2 3 1
4、讀的組成
(1)先領讀: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組成4………
(2)再學生自由地讀,同桌對口令
(3)全班齊讀可以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
5、觀察上面數的組成: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然后再發言)
(先分成1和幾,再分成2和幾,再分成3和幾……
我們在記得的時候可以只需要記2個就可以了
(二)學生合作:學習5的組成
師:剛才,你已經拿出了4根小棒,現在想一想,再增加幾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請你趕快行動吧!
1、師:剛才你們真能干!發現了這種奇妙的規律,那么你能用這種方法來把5分成兩堆嗎?并請你把分的情況像老師一樣寫出來,可以嗎?請你們小組合作,試一試。
2、學生分小棒,老師巡視。
3、學生匯報分的情況,學生邊回答,老師邊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根據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4、讀一讀
師:有誰會讀,請你試一試,我們請會讀的好的小朋友當小老師帶大家讀,好不好?
。1)小老師帶讀 。2)小組開展競賽讀
。3)師生對口令 。4)同桌對口令
。5)試著背一背
4、觀察:請你認真觀察上面的4個數的組成,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先可以小組里互相討論,每個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選一個代表發言,其余的同學認真聽)
5、你們自己組說得怎么樣,你認為哪個組說得最好?,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學生互相進行評價)
6、第23頁的練習四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體進行評價。
7、完成第22頁的做一做:先擺一擺,然后再連線。集體評價。
三、小結:引導學生1~5的個數的組成。
作業
練習冊第17~18頁的題。
板書設計
分與合
4 4 4
1 3 2 2 3 1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反思:
第五課時 加法
教學內容:加法(第24頁-第25頁的內容:加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使學生初步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2、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掌握對自己合適、喜歡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課件; 生:小棒或學具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電腦演示: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并對四只小鳥加以特寫。同時還伴隨著清脆的鳥叫聲。
2、問:老師想知道有幾只小鳥,誰愿意幫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體繼續演示:又飛來一只小鳥(學生觀察)
問:這時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幾只小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ǜ鶕䦟W生的回答,教師板書: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發現
1、小組合作,探索多種算法
問:4+1等于幾?你是怎樣算出來的?請把你的方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
2、全班交流算法。
。▽Φ贸霾煌惴ǖ男∨笥呀o予鼓勵,并板書5)
師:剛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們學過的4和1拭目以待組成來計算的,這個辦法很好,你能用這種方法也來試著算一算嗎?同桌互說。
三、分層練習,辨析理解
1、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第(25頁),再請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學生匯報算式;3+2=5 ,2+3=5
師: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觀察上面的這兩個算式,你能發現什么?
。ㄊ箤W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規律)
2、第25頁"做一做"第2題
要求學生邊擺邊列算式。
四、完成第28頁第1~2題。
五,小結:通過完成第24頁做一做題,引導學生總結加法。
作業:
練習冊第18~19頁的題。
板書設計 加法
4+1=
3+2=5 ,2+3=5
反思:
第六課時 減法的認識
教學內容:減法的認識,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27頁的第5----6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減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減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減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知道減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師:課件、實物投影儀。
生:5個圓片、5根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按順序填數
。 ) 3 ( ) 5
2、聽算式,說得數(或寫得數)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們學習了加法,有還誰記得,加法表示什么?
。ò褍刹糠趾掀饋恚
二、探究新知
1、引導觀察,感知減法的含義
通過電反復演示,讓學生認真觀察
同桌之間互相說交流說圖意,然后全班交流。
。ㄗ雷由戏胖3只紙鶴,有一個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師:像這樣,從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從一個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或減掉一部分,要用減法計算。
板書:-
2、學習減法算式
問:3只紙鶴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3
拿走了一只,是從幾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1
像這樣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壞了、死了等都要用減法計算。
板書:3-1=
問:3-1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請你說一說。
。ㄈ缓笕帻R讀算式)
3、發散聯想
教師引導啟發,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來。
三、鞏固發展,學會學習。
1、電腦演示第25頁的第2幅圖和第26頁上面的一幅圖,分別讓學生認真觀察
。1)請多個同學說圖意 (2)根據圖意列算式
2、先畫一畫,再說算式(第25頁最下面的做一做)
A:教師先分步驟講解第1幅圖
。1)先畫三朵花,問學生:這是幾朵花,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板書:3
。2)再用虛線圈2朵花,問:誰知道是什么意思?請你猜一猜。
。3)用虛線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計算?
。4)去掉的2朵是從幾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2
。5)誰能夠根據圖意列出算式。
板書:3-2=1
B:你們能夠根據剛才所講的,把后面的2幅圖的圖意說一說,并列出算式嗎?試一試。(4人小組合作完成)
(1)指名說圖意
。2)指名說算式,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3、學生獨立完成第26頁的"做一做",然后集體進行評價。
三、鞏固反饋
1、P27頁的第5題
。1)4人小組每個人說圖意,對學得不好的同學要給予幫助和鼓勵。
。2)說完圖意后,再每個小朋友獨立寫出算式
小組內由小組長組織大家進行評價,說一說每個人寫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題意,不對的又錯在什么地方,應該怎樣改正。
2、P27:6每個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據題目擺一擺。
第七課時 練習課
教學內容:練習課(第28頁的第7----11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課的鞏固練習,對所學的加、減法有一個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并且能夠熟練地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2、結合圖進行減法的對比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3、滲透辯證、統一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5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按數的順序填數
1 。ā。3 4 。ā 。
5 。ā 。。ā 。 2 1
。ā 。。ā 。3 ( 。。ā 。
。▽W生口答)
數的組成
□ 5 □ 5
2 3 1 □ 2 2 3 □
二、指導練習
1、P28頁的第8題
第一幅圖:讓學們認真觀察 :
1)4人小組的同學之間互相說圖意,再指名說圖意(一共有4條黃瓜,奶奶摘了二條,還剩下幾條)
2)要求還剩下幾條,用什么方法進行計算,如何列式?請你在書中完成。
3)全班集體評價
出示鐵鍬圖
教學方法同上
2、P28頁第9題
看圖把算式填完整。
先讓學生看圖說圖意 把算式補充完整。
3、請你用5-3和2+3各編一個小故事
1)先每個同學在自己組里編,再請人在全班編。
2)評一評:誰編的最好?有什么優點?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第28頁的第10題。全班進行評價。
三、數學小游戲:回家
每個同學發一個數學小卡片,在黑板上貼上數字1、2、3、4、5,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卡片的得數,把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誰送得又對又快。
四、聽算
教師說算式,學生直接寫得數,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能得100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ㄈ嗉w訂正,對做得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第八課時 0的認識
教學內容:P29頁:0的認識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30頁1、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與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的兩種含義:表示沒有和起點。
2、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規范整潔的書寫0。
3、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4、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聯系生活實際,體會"0"的含義
教具準備:
1、三只小猴圖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沒有桃子的圖片
2、實物投影儀,活動燈片二張
學具準備:1???5的數字卡片和1張空白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趣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誰?看他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猜一猜,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同時出示三幅表情各異的猴子圖。
。▽W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說都可以)
二、揭?底,教學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
師:猴子吃桃子你們猜對了,但要吃幾個桃子,為什么有那么豐富的表情?讓我們數數看
1、提示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
出示2個桃子,問:用幾表示?(小猴看到2個桃樂呵呵)學生舉起數字卡片2
出示1個桃,問:用幾表示?(小猴吃了1個桃,嘴巴鼓鼓的)學生舉起數字卡片1
出示空盤子,問:用哪張卡片表示?有嗎?
師:什么也沒有用:0"來表示。
板書:0的認識
板書0并領讀"0"
2、發散思維,充分想像
1)老師豎起2根手指問學生讀幾
2)老師握起拳頭,一根手指頭也沒有,這時一個指頭出沒有伸出來,誰知道可以用幾表示?
3)請說一說有關0的物體。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種含義
1、揭示第二種含義????起點
出示直尺圖
師:表示什么也沒有時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兒?在幾的前面。
。ㄖ背呱蠌0開始越往后數就越大,反過來,數越大,離0就越遠)
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用直尺量東西,這時0就表示起點。要用0對齊物體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數幾,達到的數越大,東西就越長。
強調:量東西長短時,0就是起點
2、學生活動,體會"起點"
師:見過運動會上賽跑嗎?運動員跑步的起點就相當于"0"。見過跳遠嗎?0也可以表示跳遠的起點
教師可以示范性的量,說出大概遠近
強調:尺子的0起點要對齊跳遠起跳的0起點
學生活動:說一說在測量的時候,就注意什么?
3、發散思維,充分聯想
想:生活中還有什么用0表示起點?
四、教學書寫0
1、學生說說怎樣寫好0?應該注意什么?
2、師示范,學生認真觀察,然后學生與教師一起書空
3、學生寫0 在書中第29頁描紅,另請兩位同學上臺寫,寫完后,全班評從優缺點。
4、在準備好的空白卡片上寫0
五、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第30頁的第1題
1)學生依次數出每個魚缸里各有幾條魚,用數來表示
2)在書上填寫,注意書寫
2、擺一擺
要求:
1)學生分組活動按順序排列0???5的數字卡片
2)排好順序的派代表上臺演示
3)鼓勵不同的排法
六、調查:0到底是雙數還是單數,請大家回家查一下資料或問一問家長。
第九課時 有關0的減法
教學內容:第20頁有關0減法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30頁的3????第31頁的第9題
教學要求:
1、要求學生能夠看懂圖意,并說出圖意
2、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3、滲透空集的概念。
教學重點:理解0的含義和0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不借助圖口算0的加法、減法。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昨天,我們學習了有關0的知識,有誰還記得,0表示什么?還有不同的說法嗎?
師:即可以表示起點,也可以表示沒有
二:探索新知
1、電腦出示小鳥圖,讓學生認真觀察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鳥正在鳥窩里聊天)
2)點擊出現動畫:三只小鳥從鳥窩里飛走了。
問:你又看到了什么?這時鳥窩里還剩下幾只小鳥?
飛走的3只小鳥是從幾只小鳥里面飛走的?
3)你能夠把這個圖的意思完整的說給大家聽嗎?
。ㄏ韧阑フf,然后指名說,并比一比,看誰說的最好)
4)要還剩下幾只小鳥有誰能列出算式?
板書:3-3=0
5)誰知道:算式里面的每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
2、電腦出示青蛙圖,學生認真觀察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葉上休息)
2)點擊出現第二張荷葉問:這張荷葉上有幾只青蛙?
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3)你能夠把這個圖的意思完整的說給大家聽嗎?
。ㄏ韧阑フf,然后指名說,并比一比,看誰說的最好)
4)這兩張荷葉上一共有幾只青蛙?誰能列出算式?
板書:4+0=4
5)誰知道:算式里面的每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觀察上面的兩個算式:3-3=0
4+0=4
你發現了什么?
。ǜ餍〗M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歸納得出:相同的兩個數相減等于零,任何數與零相加或相減等于任何數
三、鞏固練習:
1、老師左手拿5支粉筆,右手一支也沒有,兩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筆?(學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29頁的做一做
。ㄈ嗉w評價)
3、第30頁的第3、4題
要求:同桌的兩個同學先互相說圖意,然后再列式計算。
評價要求:先同桌互評,再全班進行集體評價。
四、綜合練習:
1、P31頁的第6題,比一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對做的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鼓勵。
2、第39頁的第5題
要求每個同學先說說每幅圖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計算,?后集體評價。
3、托管時間完成:第30頁的第7、8、9題和思考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88230.html
相關閱讀: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退位)
猜數游戲---跳繩導學案(2012北師大)
2013年一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計劃
認識人民幣(例3、例4)教案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的問題教案作業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