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對稱》導學案
導學內容:教科書第19-21頁,認識對稱現象
導學目標:
1.結合大量現實事例,認識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
2.在操作、觀察、畫圖等實際活動中,學習圖形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3.在現實生活中了解對稱現象,欣賞、感受對稱美,培養初步的審美素養。
4.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獲取知識的本領。
導學重點:通過觀察、操作活動,初步形成軸對稱圖形的空間觀念。
導學難點:從內心里感受到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正確判斷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突破措施:教師的直觀演示與學生動手操作相結合,再配以大量的課外練習。
課前準備:學生提前剪好教材附頁中的圖片(有條件的最好使用)
導學案
1.教師展示幾組生活中不對稱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圖片有哪些地方不好,為引入對稱作準備。
2.展示教材19頁民俗節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看能發現什么?初步了解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方法先小組討論,匯報只靠觀察得出的結論,再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圖片折折看,再次匯報得出“圖形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的結論)
3.在學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后教師邊演示邊小結“如果一個圖形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它軸對稱圖形,我們折的過程中的折痕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板書:軸對稱圖形: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
對稱軸:折痕
4.處理“自主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1)完成自主練習第1題
學生先自己思考,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2)完成自主練習第2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作出判斷,而后教師組織學生演示,檢驗剛才的判斷。
(3)完成自主練習第3題
學生先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再用課前準備的圖形用對折的方法驗證。
(4)完成自主練習第4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而后讓做得快的回答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生活中人們經常利用軸對稱圖形的特點進行剪紙。
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本節所學的內容。
課堂檢測:
1.判斷下列圖形,哪些是對稱的?(教師出示自主練習的第1題,讓學生判斷)
2.讓兩名學生到講臺前模仿自主練習第2題的動作,其他同學直觀判斷。
3.剪下教材附頁中的下列圖形,折折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課堂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對稱,認識了許許多多的軸對稱圖形,你認為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呢?(學生只要能說出對折后兩邊重合,或者能說出軸對稱圖形就是物體的左右兩邊形狀一樣就行。)
課外拓展:長方形有幾條對稱軸?正方形呢?圓呢?折一折,畫一畫。
板書設計:
對 稱
軸對稱圖形: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
對稱軸:折痕
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42477.html
相關閱讀:時間與數學
三年級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及練習題
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周導學案(北師大版)
三年級數學上冊基礎知識復習要點
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