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搭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第14頁。
教學目的:
1.在搭建立體圖形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面容、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搭建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重點: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一.操作活動一
根據指令搭建立體圖形
1.介紹游戲方法
(1)擋住學生祖母,教師搭建一個立體圖形。
(2)根據自己搭的方法,發出指令,讓學生搭。
(3)看看學生是否搭的和教師搭的一樣。
2.師生游戲
教師發出指令,比如:
“豎著擺3個,在最后面的不變價格的右側放一個,在最前面的正方體的上面擺一個。
3.同桌游戲
教師:請同學們以同桌為單位,一個發出指令,另一個來搭,互相來做這個游戲。
教師巡視,對學生的活動進行
教師指名一名學生上臺,與老師一同做搭立體圖形的游戲。
學生根據教師發出的指令搭立體圖形。
學生合作進行游戲,教師巡視。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4.學生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活動的典型操作活動,組織學生用這些典型方法進行操作活動。
二.操作活動二
1.自由搭
教師:你從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形狀完全一樣嗎?
2.看圖搭
出示由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平面圖。
四.全課:
教師:在這節課的游戲活動中,你都出了哪些好的經驗?你還有什么想法和小發現?
學生用新方法嘗試搭立體圖形。
同桌兩人合作用小正方體搭出一個立體圖形后從不同角度觀察,分別說說從下面、側面、上面觀察所看到的形狀。
學生:有些時候一樣,有些時候不一樣。
學生照樣子搭,再和同桌交流,說說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所看到的形狀。
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立體圖形的形狀,有可能是一樣的,也有可能是不一樣的。
課后小記:
(2)搭一搭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第15頁內容。
教學目的: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發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一.示范搭建活動
1.引入
用正方體學具示范書中第二個搭建活動,即先搭好一個立體圖形,再通過提問搭出同樣的圖形。邊示范邊講解。
學生先搭建好一個圖形,教師提問:用了幾個正方體?從上面看是幾個正方體?
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體?
從右面看是幾個正方體?
教師邊問邊搭。
2.學生分組搭建
下面請同學們同桌兩個人一個人問,一人搭,看哪一桌搭得最好。
二.引導學生在搭建過程中學會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讓學生明白操作過程,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搭一個圖形,并想一想:應該怎樣提問才可以用盡量少的問題搭建出圖形。
學生兩人配合,一人提問一人回答,看哪一對同桌搭得最好。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教師:在剛才的提問過程中,同學們是怎樣進行提問的?都提了哪些問題?
2.肯定學生的回答:這樣的提問方法很好,抓住了特點,同學們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3.肯定學生的回答并提問:在聽清回答之后,你又是怎樣根據回答來搭建立方體的呢?能說一說你的思考過程嗎?
4.讓學生說一說如何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5.讓學生用剛剛學到的方法,再練習幾次搭建活動,可以試著搭建出不同的立體圖形。
三.練習:
下面的圖形從上面看是什么形狀,請同學們連一連。
學生說一說自己都提了哪些問題,再聽一聽別人提的問題。
學生:我在腦子里想象立體圖形的樣子或用嘗試的方法來搭建一個立體圖形,看它是不是符合要求。
學生思考怎樣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并分組練習,看誰說得最好,看誰說得最清楚。
課后小記:
(3)練習三
教學內容:課本第16~17頁。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熟練掌握從下面、側面、上面觀察立體圖形是什么樣子的。
2.給定一個形狀,想像正方體是怎樣擺放的。
3.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及語言表述的條理性。
教學重點:
1.熟練掌握并理解從三個面觀察立體圖形是什么樣子的。
2.給定一個從某個面看到的形狀,想像正方體是怎樣擺放的。
教學難點:
給定一個從某個面看到的形狀,想像正方體是怎樣擺放的。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一.創設情境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來比一比,看誰對上節課知識掌握最牢固,你想獲勝嗎?
二.探索新知
活動一:
1.畫一畫
組織學生用任意三個正方體找出一個立體圖形,畫出從上面、正面和側面觀察這個立體圖形是什么樣子,和同桌比誰畫得好。
2.練一練
①請完成課本第16頁第1題和第2題,做完后,給同桌說說你的想法。
②引導訂正
活動二:
學生明白這節課有很多比賽,都與上節課觀察物體有關。
學生各自用三個正方體搭出一個立體圖形,畫出從上面、正面和側面觀察這兩個立體圖形的樣子。
學生獨立完成第1題,做完后,給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聽教師或同學的講解,訂正答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搭一搭
①請你用上面是 ,正面是
和側面是 ,搭出立體圖形,比比誰搭得最快最好。
②指名匯報:你是怎樣搭的?為什么?
③師生共同點評:總結方法。
活動三:我搭你猜。
請你用三個正方體搭出一個立體圖形,遮起來,請同桌猜一猜你是怎樣搭的,請他也搭一搭。
活動四:
1.搭一搭,填一填。
①請完成課本第17頁第3題,認真思考第(3)小題,想一想并搭一搭,比比誰的搭法最多。
②集體訂正第(1)(2)小題。請同學們匯報第(3)小題:你有幾種搭法?怎樣想到的?
③想一想,擺一擺第(3)小題的兩種情況,分別最少用幾個正方體?最多呢?如果有無限多個,搭在哪里呢?做完后,同桌交流。
④組織全班匯報、交流。
三.小結
學生自己動手按要求搭出立體圖形。
學生匯報自己是怎樣搭的,為什么這樣搭。(其余同學聽匯報,并思考和看書的搭法是否一樣)
了解正確的方法,檢查自己的作品。
自己用三個正方體搭出一個立體圖形,遮起來,請同桌猜一猜自己是怎樣搭的。
學生獨立完成,認真思考第(3)小題,想一想并搭一搭。
訂正完前兩個小題后,學生匯報第(3)小題,互相啟發,激發想像。
學生思考、討論,動手搭一搭,完成后給同桌說一說。
學生從交流中獲得答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教師:通過學習,你能想到立體圖形分別從正面、上面和側面看是什么樣子的嗎?請同學們看一看課本第14頁第4題,請你想一想,然后在方格里畫一畫。 學生回憶所學知識并完成課本第14頁第4題。想一想,然后在方格里畫一畫。
課后小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80662.html
相關閱讀:時間與數學
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教案
三年級數學上冊基礎知識復習要點
三年級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及練習題
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周導學案(北師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