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復習導學案
一、計算原理:
(1)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加法時,哪一位上的數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向前一位借一。
(2)估算計算時,可以估成整十整百或是整千數來進行估算。
(3)加法的驗算方法,A交換加數位置,B用和減其中一個加數,看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
(4)減法的驗算方法,A減數加差,看是否等于被減數,B被減數減差,是否等于減數。
一、典型示例
1、超市有479箱蘋果,上午賣出了256箱,大約還剩( )箱。
2、停車場原來有345輛車,上午開出157輛車,下午又開進284輛車,現在停車場有( )輛車。
3、驗算348-194=154時,可以用( )+( ),看得數是不是( ),還可以用( )-( ),看得數是不是( )。
4、筆算加減法時要注意:( )要對齊,從( )算起。
5、用2、0、9組成最大的三位數是( ),最小的三位數是( ),他們相差( ).
6、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1)354-213= (2)642+235= (3)900-369=
(4)259+641= (5)603-278= (6)398+266=
7、水果店子里有354個蘋果,賣出268個。今天又運來了186個。水果店現在有蘋果多少個?
8、京廣中心大廈高209米,是北京市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他比中央電視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電視塔大約有多高嗎?
二、對應練習
1、圖書館有478本童話書,362本科技書,一共有( )本書,下午借出了351本,還剩( )本書。
2、驗算348-194=154時,可以用( )+( ),看得數是不是( ),還可以用( )-( ),看得數是不是( )。
3、690比( )少100,( )比300多420.
4、判斷:一個三位數加一個三位數,一定得到一個三位數。 ( )
一個三位數減一個兩位數,一定得到一個兩位數。 ( )
5、選擇題。
(1)、用豎式計算加減法時,要對齊( )。
A、相同數位 B、末位 C、第一位
(2)、340與153的和是( )
A、393 B、493 C、187
(3)、一臺VCD原價620元,現價489元,現在這臺VCD比原來的價格大約便宜了( )元。
A、131元 B、100元 C、1000元
(4)、最小三位數比最大的三位數少( )
A、889 B、989 C、899
三、課堂練習。
1、工程隊修路,第一周修了228米,第二周修的比第一周少28米,第二周修了多少米?兩周一共修了多少米?
2、電話356元 風扇472元 電飯鍋156元 電磁爐257元
(1)買一步電話,一臺風扇和一個電飯鍋,一共多少錢?
(2)王叔叔買了一個電磁爐和一臺風扇,付給售貨員1000元,應找回多少元?
(3)媽媽帶500元,買一個電飯鍋和一個電磁爐,錢夠嗎?
3、副食店運來410千克雞蛋,上午賣出152千克,下午賣出174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三年級數學上冊《有余數的除法》復習導學案
一、基本概念:
(1)除法的意義。
余數:不能再分的數才叫余數。
二、豎式計算要注意:商要對著被除數的個位、余數?除數、
被除數÷除數=商……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三、解決問題:
除法包括:平均分、(總數÷份數=每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
基本思路:(1)找出反映關系的關鍵句子。(2)分析具體數量找出對應關系。(3)寫出題中所包含的等量量關系。(4)依據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三、典型示例:
一、計算復習。(用豎式計算)
1、56÷7 50÷6 83÷9 78÷8
2、判斷題
64÷7=8 …… 8 ( )
24÷4=5…… 4 ( )
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可以大于商。( )
3、填空
一個數除以7,余數最大是( )。
○÷□=◎……6,除數□最小是( ).
○÷□=7……8, ○最大是( ),最小是( )
二、解決問題
1、我班有51人,平均分成8個組,每組幾人?還剩幾人?
2、我班有51人,每組8人,平均分成幾個組?還剩幾人?
3、水果店運來30千克蘋果,46千克梨,平均裝在8個筐里。每個筐里裝幾千克?還剩幾千克
4、商店運進50個西紅柿,賣出17個后,剩下的每4個裝一袋銷售,一共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5、25人去公園劃船,每船限乘4人,這25人至少得租幾條船才夠?
6、有53個西瓜,每8個裝一籃,最多可以裝滿幾籃?
7.超市以“2瓶洗發水配3塊香皂”包裝成禮盒的方式進行促銷活動。超市有洗發水19瓶,香皂25塊。最多可以包裝成這樣的禮盒多少個?
8、一個書架能放185本,學校圖書館有6個這樣的書架,能放下1000本書嗎?
三、對應練習。
1、請在下面寫出兩道整十數乘一位數,積是180的乘法算式。
( )( )
2、找規律寫數:1 6 36 ( ) ( )
3、判斷:
(1)、因數中間有0,積的中間一定有0。 ( )
(2)、 因數末尾有幾個0 ,積的末尾至少就有幾個0。( )
(3)、 兩個數相乘,所得的積一定比其中一個數大。( )
4、270個同學乘5輛汽車去效游,前4輛各坐52個同學。第4輛車要坐多少個同學?
四、課堂測試。
1、小明每分鐘跳繩86下,為了鍛煉身體,他每天跳繩5分鐘,照這樣計算,一周他一共跳繩多少下?
2、城東學校有男生190名,女生260名,光明學校是城東學校人數的4倍,光明學校有多少人?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復習導學案
一、基本概念:認識四邊形的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
二、解決問題:會在方格紙上畫相應圖形,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及相關題型。
一、典型示例:
1、用一條長16厘米長的紅絲帶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 )厘米,它的邊長是( )厘米。
2.用3個邊長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 )厘米。
3、給一個邊長為4米的正方形菜地圍上柵欄,菜地一面靠墻,柵欄至少要( )米。
4、求下列圖形的周長。
5分米 3厘米
7厘米
5、畫兩個周長為16厘米的正方形或長方形。
6、用兩個長是6厘米,寬是3厘米的長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如下圖)。拼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二、對應練習:
1、選擇
(1)、用兩個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 )。
A、4厘米 B、12厘米 C、18厘米
(2)、把正方形的邊長擴大2倍后,這個正方形的周長( )。
A、也擴大2倍 B、不變 C縮小2倍
2、一個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的周長與一個正方形的周長相等,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邊長是多少厘米?
3、如圖,這個長方形的長是12厘米,寬是8厘米,如果在里面剪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剩下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4、我想把桌子的一周圍上一圈裝飾布,這張桌子寬4分米,長是寬的2倍,算一算,至少需要買多少分米的裝飾布?
5、一根鐵絲可以圍成一個邊長是8米的正方形,現在改圍成一個長方形,如果這個長方形的寬是7米,那么長是多少米?
三、課堂測試:
1、判斷
(1)、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它的形狀、大小都一樣。 ( )
(2)、平形四邊形不一定是四邊形。 ( )
(3)、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一定是正方形。 ( )
(4)、知道長方形的兩條邊的長度可以求出它的周長。 ( )
2、一塊靠墻的長方形菜地,菜地的長是7米,寬是3米,給菜地的四周圍上柵欄,柵欄長多少米?(如圖)
3、一張方桌的邊長是2米,用一條90分米長的彩帶能夠圍一圈嗎?
4、媽媽買回來一塊方形的桌布,邊長是10分米,現在要給這塊桌布縫上一圈花邊,請問要準備多長的花邊?
5、光明廣場長350,寬比長短200米,小明沿著廣場的四周騎自行車,小明一圈騎了多少米?
三年級數學上冊《時分秒》復習導學案
一、基本概念:認識時間單位“秒”, 知道分與秒的關系,知道1分=60秒。
二、解決問題;會進行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計算和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一、典型示例:
1、我們學過的時間單位有( )、( )和( ),其中( )是最小的時間單位。
2、1小時=( )分 1分=( )秒 王艷跑50米用了10( )。
360分=( )時 540秒=( )分 南京乘火車去上海用了5( )
3、時針從數字4走到數字10,走了( )大格,經過的時間是( );
分針從數字3走到數字11,走了( )大格,經過的時間是( );
秒針從數字2走到數字8,走了( )大格,經過的時間是( )。
4、填空:
5、一場電影晚上8點開始,播放時間1小時40分,這場電影什么時候結束?
二、對應練習:
1、分針走一小格,秒針正好走( )小格,是( )秒。
2、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 );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 );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 ),走一大格的時間是( )。
3、小軍每天早上6:50步行到學校,他刷牙、洗臉要15分,照這樣計算他最晚什么時候起床?
4、一節課8:45開始上課,9:25下課,上這節課要用多長時間?
三、課堂測試:
1、5時=( )分 6分=( )秒 480秒=( )
3小時=( )分 120分=( )時 2分20秒=( 。┟
2、做一道口算題大約需要3( )。 小學生每天睡9( )。
吃午餐用了30( )! 小紅跳100下繩子用了60( )。
汽車每小時行60( ) 一場晚會用時4( )
拍一張照片要9( ) 用鋼琴彈一首歌要3( )
3、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 )小格,分針走了( )分;秒針走一圈,分針走( )小格,是( )分。
4、3分○30秒 6時○36分 4時○400分 190○2分
5、判斷題
。1)、鐘面上有三根針,最短的是時針,最長的是秒針。 ( )
。2)、秒針跑一圈就是1小時。 ( )
。3)、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秒針正好走1大格! ( )
(4)、分針從6走到9,表示用了15分鐘! ( )
6、星期天上午明明9:20開始寫作業,9:45完成。他寫作業用了多長時間?
7、一列火車本應在10:30到達,現在要晚點25分鐘,它什么時候到達?
8、火車的開始時間是早上9點40分,要提前10分鐘進站,小紅從家到火車站還需要20分鐘,小紅最遲什么時候從家出發才能趕得上火車?
9、
10、一列火車本應11:20到達,現在要提前25分鐘。它什么時候到達?
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復習導學案
一、基本概念: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認識質量單位噸。
2、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
3、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單位觀念和建立1噸質量觀念.
一、典型示例:(可選)
一、填空。
1、一頭牛重500( ) 一杯水重約150( ) 蠟筆長60( )
運動場跑道是400( ) 學生桌高7( ) 一車煤重5( ) 汽車每小時行60( ) 毛巾長65( ) 神州九號飛船返回倉重約3( )
2、 5米=( )分米 3000千克=( )噸 2米=( )厘米
40毫米=( )厘米 5千米=( )米2噸=( )千克
6000米+9000米=( )千米 8噸—5000千克=( )千克
25厘米+35厘米=( )分米 6厘米—18毫米=( )毫米
1厘米+50毫米=( )毫米 1噸-400千克=( )千克
3、在括號里填上“<”、“=”或“>”。
80毫米( )50厘米 3000克( )3噸 6000米( )5千米
4噸( )600千克 8千米( )800米 90厘米( )60分米
4、小明每分鐘跑300米,他10分鐘能跑( )米,也就是( )千米。
5、學校操場跑道一圈是400米,跑( )圈是一千米,跑10圈是( )千米。
6、直尺上的刻度從3到9是( )厘米=( )毫米。
二、量一量,畫一畫。
1、畫一條2厘米7毫米長的線段。 2、畫一條43毫米的線段 。
3、量出下面圖形各條邊的長度,并填入相應的( )里。
( )毫米 ( )毫米
( )毫米 ( )毫米 ( )毫米
( )毫米
四、解決問題:
1 、王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門高2米,王明比門矮多少厘米?
2、在一輛載重3噸的貨車上,裝4臺8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
3、某運動場跑道一圈是400米,明明跑了3圈,夠2千米嗎?
第7單元 分數的初步認識
1、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幾。
2、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數就越小。
3、 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4、 ① 相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② 1與分數相減: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
知識點我的例子
認識幾分之一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寫成( )。讀作:( )
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 我的方法:
認識幾分之幾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它的( ),寫成( )。
讀作:( )
3 ……( ) 表示:
……( ) 表示:
4 ……( ) 表示:
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 我的方法:
同分母分數的簡單加、減法 = + =
我的方法:
1減去幾分之幾1- =( )- =( )
方法:把1化成 ( )再相減。
一、填空:
1、 讀作( ),它里面有( )個 。
2、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這個蘋果的( )。
3、5個 是( ) , 是( )個 。
4、一個分數的分子是9,分母是15,這個分數是( )。
5、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西瓜的( )。
6、一瓶可樂,喝了它的 ,還剩下( )。
7、把 ,、 , 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 )?( )?( )
8、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陰影部分,并比較它們的大小。
( ) ( ) ( ) ( ) ( ) ( ) ( ) ( )
9、根據圖形計算:
10、48 是( )個( ) 56 是( )個( ) 8個19 是( )
11、1-47 可以看作是( )個( )減去( )個17 ,等于( )個( )就是( )( ) 。
12、在( )內填上一個適當的分數。
>( ) >( ) ( )> ( )?
13、1=( )=( )=( )=( )(填幾分之幾)
二.判斷對錯.
(1)一個圓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 ( )
(2)任何分數都比1小。 ( )
(3)有一張紙,剪去它的25 ,還剩下這張紙的35 。 ( )
(4)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7根,其中的4根是它的七分之四. ( )
(9)有兩個杯子,各裝了12 的水,將它們倒在一起剛好是一杯水。 ( )
三、根據分數涂顏色。
三、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形中的陰影部分。
( ) ( ) ( ) ( )
( ) ( ) ( ) ( )
四、直接寫出得數。
+ = — = — = + + =
+ = — = 1— = 1— — =
+ = + = + = + + =
五、解決問題:
1、衛生大掃除,明明負責擦玻璃,他已經擦了 。請問:他還要擦幾分之幾才能全部擦完?
2、學校新到一批書,一年級分到全部的 ,四年級分到全部的 ,兩個年級一共分到所有書的幾分之幾?還剩下幾分之幾?
3、媽媽把一塊長1米的布分成三塊。第一塊長 米,第二塊長 米,剩下的那塊長多少米?
4、有兩杯同樣多的果汁,方方和貝貝一人喝一杯。他們誰喝得多?誰剩得多?
方方 貝貝
5.一張長方形紙的 27 涂藍色, 37 涂紅色,沒有涂色的部分占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6、某小區的綠化帶,39 的地種了柏樹,剩下的種松樹,種松樹的地占整個綠化帶的幾分之幾?
三年級數學上冊《可能性》復習導學案
學點精析:
3、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及對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判斷。
在一定條件下,某些現象的結果是可以預知的,即總是確定的,這類現象稱為確定現象,
我們可以用“一定”或“不可能”來描述;另一類現象的結果是無法預知的,即在一定的條件下,出現哪種結果是無法事先確定的,這類現象稱隨機現象或不確定現象,我們可以用“可能”來描述。
2、判斷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1)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赡苄缘拇笮∨c數量有關,在總數中所占數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數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2)根據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推測物體誰多誰少。統計結果中記錄次數越多,證明被摸到的可能性越大,對應的物體數量就有可能相對多些。
一、典型示例:
1、我比媽媽年齡大是( );時間不斷流逝是( )這次考試我考100分是( )。
① 一定 ② 不可能 ③ 可能
2、在布袋中放1個紅球、3個黃球、3個綠球、13個白球,每次任意摸一個球,摸100次。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小,摸到( )球和( )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3、圣誕老人有紅色圣誕卡30張。金色圣誕卡70張。如果只準你從中抽取一張,你覺得你抽。 )色的可能性大。
4、一個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分別寫上數字1~6。擲一次,可能出現( )種結果,分別是( )。
5、☆ ☆ ☆ ☆ ☆ 小明閉著眼睛摸星,要想摸出的紅星比黃星
☆ ☆ ☆ ☆ ☆ 的可能性小,應該怎樣涂?涂涂看。
二、對應練習:
1、在一個箱子里摸球,如果能摸到一個白球,那么這個盒子里一定有( ) 球。
A、白球 B、紅球 C、藍球
四、明天氣溫下降是( )。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
3、把8張卡片放入箱子內,隨意摸一張,要使摸出數字“2”的可能性最大,數字“4”的可能性最小,卡片上可能是什么數字?
4、用線連一連。
摸出的不可能是
摸出的可能是
摸出的一定是
5、在圓盤上涂上紅色和綠色,使指針停止
后指在綠色區域的可能性大。
6、在一個正方體的六個面上,都涂上一種顏色。要使擲出紅色的可能性比藍色的大,藍色的可能性比黃色的大。每種顏色各涂出幾面?
三、課堂測試:
1、判斷(一定的畫√,可能的畫○,不可能的畫×)。(共10分)
(1)豬在空中飛來飛去。 ( )
(2)0乘以任何數,得數還是0。 ( )
(3)小紅的妹妹比她高。 ( )
(4)明天會下雨。 ( )
(5)我跑100米用了4秒。 ( )
(6)閉上眼睛能看見東西。 ( )
2、 唱歌 跳舞
講故事 唱歌 轉動轉盤,指針停在( )的可能性最大。
唱歌 跳舞 轉動轉盤,指針停在( )的可能性最小。
跳舞 唱歌
五、箱子里有15個白球,10個綠球,任意摸一個,( )摸到白球,( )摸到黃球。
三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廣角》復習導學案
學點精析:
1、簡單的組合。
用圖示法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按一定的順序把要組合的事物兩兩相連,再數一數連了幾條線,就哦得到組合數。生活中常常應用組合知識解決問題。如選擇不同的出行路線,從若干名同學中選擇幾名同學參加演出等。
2、簡單的排列。
組合與排列的區別是排列與事物的順序有關,而組合與事物的順序無關。可以用一一列舉法找出幾個事物的排列數。生活中常常會應用排列知識解決問題,如郵政編碼、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等各種編號。
3、稍復雜的組合。
稍復雜的組合問題可以用圖示連線的方法來完成,組合中不計算事物的先后順序,只需注意不同組合中的元素。
一、典型示例:
1、用4,5,7可以組成( )個不同的兩位數,其中最大的數是( ),最小的數是( )。
2、五個好朋友聚會,每兩個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3、、學校舉行象棋比賽,小剛、小亮、小云和小青四名選手每兩人之間要進行一場比賽,一共要進行幾場比賽?(請用圖示說明并作答)
4、鞋和帽子。
二、對應練習:
1、4位小朋友,每兩人通一次電話,一共通了( )次話。
2、王老師和李老師帶領植物小組的4名學生到南湖公元觀察植物。為了留影紀念,四名學生每人都想單獨與王老師和李老師分別合一張影,一共要照多少張?
3、用4、0、9三個數可能組成多少個不同的數?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寫出來。
4、
三、課堂測試:
1、每兩個人握一次手,三個人一共握( )次,四個人一共握( )次。
2、4個同學照相,每兩人照一張,一共照了( )張。
3、有1元、5角、2角、1角的紙幣各一張,李義要從中拿出兩張,有多少種不同的拿法?請你表示出來。
4、在中,我要拿其中的兩樣,有多少種不同的拿法?
5、連一連:以下早餐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飲料和點心只能各選一種)
豆漿 奶茶
面包 蛋糕 餅干 這些早餐有( )種不同的搭配。
6、在中,我要買其中的兩只,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82141.html
相關閱讀:三年級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及練習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教案
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周導學案(北師大版)
三年級數學上冊基礎知識復習要點
時間與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