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簡單的組合(兩兩組合)課時第3課時
備課時間上課時間
認識技能1、通過擺一擺、玩一玩、畫一畫等實踐活動,2、了解有關兩兩組合的知識。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問題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積極思維的學習品質,5、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學生能應用組合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兩兩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準確地計算出組合數。
學生
分析
教學方法(教學設想)
過程與方法設 計
意 圖時 間
分 配
1、創設情境。
2、激趣導入。
導語:小朋友們喜歡什么樣的球類運動呢?讓學生各抒已見。當有人說到足球時。老師馬上引到學校冬季運動會,我們三年級3個班的比賽情況,結果我們班得了第一。那我們班比賽了幾場?學生回答兩場。三個班比賽,每兩個班比賽一場,那一共要比賽多少場呢?四人小組合作完成。然后匯報,并說理由。
3、引導參與。
4、共同探究。
師:2002年世界杯足球C組比賽有幾國家?是哪幾個國家?讓學生發表意見。他們說不出,老師再告訴他們。
師:如果這四個隊每兩個隊踢一場球,一共要踢多少場?(演示主題圖)
1、讓學生大膽說一說、猜一猜。
2、四人小組用學具卡片擺一擺、討論討論。
3、學生匯報。
4、匯報時可讓學生利用學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們求組合數的方法。
5、一小組演示。
6、其他同學認真觀看。
8、然后在相互探討、補充。
9、力求能準確算出比賽場數。
10、方法允許多樣。每種方法都放手讓學生相互交流、學習。老師適當引導。
11、師生共同。
12、小結。
A、用畫“正”字數出要踢多少場。
B、把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達黎加四個國家擺成正方形用連線的方法求出場數。
C、把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達黎加四個國家擺在一直線上在用連線的方法求出場數。
13、用將上面第二、第三種方法直觀演示。
14、讓學生把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
15、老師總結。
剛才同學們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況逐一羅列出來,有的同學是用圖示法求出兩兩組合數的,用哪一種方法求都可以,只要這種方法是你喜歡的。
16、比賽結束了。運動員相互握手告別。問題是:四個人每兩人握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
(1)進行禮儀教育。
(2)四人小組進行實踐。
(3)請1-2個小組代表上臺演示。
三、拓展練習。
提問:如果是5個運動員每兩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
討論、匯報。
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順應學生的思維,回味并理解的意思,進而師學生由對具體月餅的認知過渡到對圖形的的認知,提高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這樣安排既遵從了知識發生發展的規律,也適合兒童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把知識的教學以恰當的活動形式作為載體,形象直觀,一舉多得
課題 練習課(4)課時第4課時
備課時間上課時間
認識技能
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或組合數。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材分析(重難點)
學生
分析
教學方法(教學設想)
過程與方法設 計
意 圖時 間
分 配
1.借助操作活動或學生易于理解的事例來幫助學生找出組合數。師生共同分析練習二十五第1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2.利用直觀圖示幫助學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組合數。
3、出示練習二十五第3題。
學生看題后,四人小組討論出有多少種求組合數的方法。
4、學生匯報。
(1)圖示表示法(兩種)。引導學生用畫簡圖的方式來表示抽象的數學知識。
(2)其他的方法,例如聰聰或明明分別可以和每一個小朋友合影(分步時,可以把確定聰聰作為第一步,也可以把確定明明作為第一步),教學時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至于學生用哪種方法求出來,都沒關系。但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發展學生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學生自己用圖示表示時,可以很開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聰聰,圓形表示明明,并分別在正方形和圓形里標上序號。實際這是發展學生用數學化的符號表示具體事件的能力的一個體現。
(4)如果學生用簡圖的方式來表示有困難,也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二年級上冊的例子或借助學具卡片擺一擺。
2.“做一做”
(1)練習二十五第7題。
通過活動的方式讓學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錢的情況寫出來。
(2)練習二十五第9題。
用兩種圖示法表示兩兩組合的方式(比較簡單的兩種方式)。在教學中也要允許有的學生把所有的情況逐一羅列出來,只要他通過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組合數,都是應該鼓勵的。
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至于學生用哪種方法求出來,
都沒關系。
但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
發展學生有序地思
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在教學中也要允許有的學生把所有的情況逐一羅列出來,
只要他通過自
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組合數,都是應該鼓勵的。
教學體會(反思):
課題 實踐活動 擲一擲 (五)課時第5課時
備課時間上課時間
認識技能
1.使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使學生學會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教材分析(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兩個骰子點數之和在5、6、7、8、9居多的原理。
教學難點:探討事情可能性
學生
分析
通過本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方法(教學設想)
過程與方法設 計
意 圖時 間
分 配
以連環畫的形式來展示活動的過程。
(一) 示范游戲
1.體驗確定現象與不確定現象,列舉所有可能的結果。(運用組合的知識,判斷哪些和不可能出現,哪些和可能出現。)
2.教師提出游戲規則,學生猜想結果。11個可能結果中教師選5個,學生選6個,學生錯誤地認為贏的可能性比教師大。
3.開始游戲。學生總是輸,產生認知沖突,從而引起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組內游戲,探索結論。
通過小組內游戲的方式,進行實驗,利用統計的方式呈現實驗的結果,初步探索教師總能贏的原因。要引導學生在實驗的結果中尋找統計學上的規律。
(三)理論驗證
通過組合的理論來驗證實驗的結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組合,讓學生探討每個“和”所包含的組合情況的多少與這個“和”出現的次數之間的關系。
四、師生共同小結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通過讓學生猜想、實驗、驗證等過程,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索,解決問題,既發展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探索、比較擲出各種和的可能性大小,由于學生還不會求擲出每個和的確切“概率”,所以只是通過實驗粗略地比較一下。
用了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可以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88741.html
相關閱讀:時間與數學
三年級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及練習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基礎知識復習要點
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教案
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周導學案(北師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