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由情景表演開始的設計:情景表演在實際操作中有不同的方式,如教師或幼兒的啞劇表演、歌舞表演或利用木偶表演。另外,還可以是教師播放有關的影象資料。那么,我這次的活動選的是就是啞劇表演。我認為啞劇表演有以下的優點:1、表演者和觀賞者最為貼近,更容易相互吸引和交流;2、便于觀眾看清表演的細節。3、教師不需要為這類表演活動做太多的準備。4、一般不需要有額外的經濟投入。
那么我為什么要為這首歌曲設計啞劇呢?因為《誰餓了》這首歌內容淺顯,有一定的情節,同時,整個事件是幼兒可以利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因此通過一次的表演后,能力弱的幼兒就能一下說出其內容,能力差的幼兒在老師的幾個輔助問題下(誰出來了?它怎么了;后來它看見了什么?最后又怎樣了),也能順利地了解啞劇所包含的意義,為理解歌詞打下了基礎。
二、 運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多次傾聽。
由于歌唱活動,特別是新歌教唱活動,需要幼兒注意傾聽教師的范唱,注意努力地記住和再現歌詞、曲調,注意調控自己的歌聲和相關的表演等。因此,必須保證他們多次集中注意力地傾聽,一般需要6遍。而以前,我們一般習慣于先教會歌曲后再教游戲或老師用新穎的教具、學具和教師自身演唱的熱情來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F在,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兒童在自然游戲中的歌唱學習方式。因此,我也把這一理念運用到本次的活動中來,就是教師一邊唱歌以便帶領大家做簡單的游戲。我用“點大貓”的游戲貫穿始終,這樣,不但能使幼兒始終多次 地傾聽,樂此不疲,而且使孩子能很好地形成聽覺表象。這樣的游戲我經常在活動中使用。如在教唱新歌《小雪花》時,我就做“點雪花”的游戲,唱到歌曲的最后一個詞時,被點到的幼兒就做一朵雪花飄落下來在地上的造型。
三、 運用簡單的教具突破難點
仿編歌曲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紤]到孩子如果沒有一定具體的形象來幫助孩子提示,要在一個活動中讓幼兒學習仿編是有難度的。因此,我用手偶小狗、小兔來提示歌曲的主角變換,然后通過提問“小狗(小兔)喜歡吃什么?”,并出事響應的小圖卡。在演唱歌曲時,用這些教具來提示幼兒歌詞的變化,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讓幼兒能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音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632290.html
相關閱讀:小班音樂:大雨與小雨
小班音樂活動:小鴨嘎嘎
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 乘白云蕩秋千
小班音樂:會跳舞的跳跳糖
小班音樂游戲:牧場的小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