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2、人類結構基因4個區域:
①編碼區,包括外顯子與內含子;
②前導區,位于編碼區上游,相當于RNA5′末端非編碼區(非翻譯區);
③尾部區,位于RNA3′編碼區下游,相當于末端非編碼區(非翻譯區);
④調控區,包括啟動子和增強子等;蚓幋a區的兩側也稱為側翼順序。

3、基因的遺傳效應:能控制一種生物性狀的表現;能控制一種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能轉錄一種信使RNA。
知識點撥:
基因與脫氧核苷酸、遺傳信息、DNA、染色體、蛋白質、生物性狀之間的關系
(1)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之間的關系:
(2)基因、染色體、蛋白質、性狀的關系:
知識拓展:
(1)基因的內涵
①功能上,是遺傳物質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②本質上,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③結構上,含有特定遺傳信息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④位置上,在染色體上有特定的位置,呈線性排列。
(2)基因具有遺傳效應,即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狀,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特定的基因決定特定的性狀;虻倪z傳效應反映出來的效果是控制蛋白質合成,從而表現生物性狀。
(3)DNA上有許多片段,其中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叫基因,沒有遺傳效應的片段不叫基因。
相關高中生物知識點:基因表達的特點
基因表達的特點:
基因表達的特點:基因是選擇性表達的。即生物體在個體發育的不同時期、不同部位,通過基因水平、轉錄水平等的調控,表達基因組中不同的部分,其結果是完成細胞分化和個體發育;虻倪x擇性表達是指在細胞分化中,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有選擇表達的現象,其結果是形成了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細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17757.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