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孟軻
說明:昨天7日到杭州參與省考試院組織的對今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作簡評。我主要負責對語言知識及其運用題與作文題兩大塊做點評,對其他題目也做一些評點,匆匆寫就沒有深究,非常粗淺,只代表我個人的意見,供同行或考生參考。但這份試題當然還不是我們所理想與期待的,浙江題這幾總體看總還是差強人意,與我們浙江這樣一個文化淵源深遠的大省相差較遠,從某種角度看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省的語文教學的發展;死做題,機械訓練,弱智化教學,愈演愈烈,學生可憐,我們語文老師也常常弄得連“語文田地里的麥苗與韭菜”也分不清了,這些不能不說都是高考的制約的后果,但真正“自由”哪里可能。只是,我作為一個普通語文老師也只能在在強大的“網”勢當中,做一些對得起良智的事而已。想想在體制內,也許命題的老師也有苦衷。下面我說的一些話也只是體制內的相對而言的一些個人觀點與隨意的一些評說。
母語本質,生活熱點,人文意蘊
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簡析
浙江慈溪中學黃孟軻
今我省語文試卷除閱讀文體與作文題型有一些變化外,總體繼續保持命題思路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我省近十語文教學的課程改革也有一定的體現,一定程度上以達到與我省將要要啟動的高中新一輪課程改革作對接。整體難度應該跟比前兩有下降,估計平均分會比上提高5分左右。整體看來,試卷應該比較注重語言的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語文味較濃,能貼近當下生活實際,文化意蘊濃厚;注重考查比較思辨能力和素養。下面分三點來闡述。
一、母語本質與語用語境
今試題一大特點是能夠較好體現母語考試的語言特性,既注重語言文字的基礎性,凸顯語文的本質,又注重語言的應用性實踐性當中的語用語境意義。如第一大題語言文字運用七道題,題型同往沒有大的變化,像第5到第7題的語言運用看似又回到多前的題型,沒有什么創意,但能夠較好的凸顯了語文的本質特性的考查。1.語料選材鮮活,貼近時代生活。語言基礎知識題與語言運用題的題干的設置,與生活、政治、經濟、藝術等社會文化熱點相關。重視生活用語,關注語言的人文內涵,體現語言的實用性和時代性。在注重語言基礎知識和能力素養考查的同時,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了解及關注,凸顯考生語言知識的實踐性及應用能力。如第5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后“下定義”的能力,其內容為“食品添加劑”,直逼當下,有很強的現實時效性。2.突出語言的語境意義。詞句的語境語義的考量每個考生語文素養與能力重要方面。如第6題常見修辭方法的運用,一方面考查學生使用所給詞語進行描寫的能力,這是很有意義的考點;另一方面考查學生合理運用修辭方法的能力,對語文教學有良好的導向。像第2小題錯別字,第3題詞語運用,均需要聯系語境,細加體察。考生如平時只會機械的背記字形詞義的意思,不會具體分析體味詞語語境意義,那就難以做出正確選擇。另外像閱讀題中第10題、散文閱讀各題、《論語》閱讀題,都極為關注語句語段的語境意義。3.重視語言的思維品質。第7題從生活現象入手,關注的是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題目注重檢測考生閱讀概括及表述的語言思維品質。第(1)小題考查對材料語言的辨析概括能力,做出判斷并準確表述。第(2)小題看似考查語言表達是否鮮明得體,但本質上主要檢測考生的思辨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69645.html
相關閱讀:現代文閱讀常用術語和答題格式表格分析
認識實用類文本的文體特征與主要表現手法
閱讀測試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探討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解題規律
高考人物傳記復習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