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考綱點擊:關于文學作品閱讀的要求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閱讀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考綱點擊:根據國家考試中心規定的《考試大綱》關于文學作品閱讀的要求,我們可以從三大方面進行總結 1 、理解 ( 1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 考綱點擊:根據國家考試中心規定的《考試大綱》關于文學作品閱讀的要求,我們可以從三大方面進行總結
1
、理解
(1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綜合
(1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
)、歸納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5
)、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
3
、鑒賞評價
(1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
)、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l

一般答題步驟:
第一步:通讀全文,概括段意及主旨。


是什么體裁的文章;

寫的是什么物象、事件

文章的思想脈絡怎樣;把握結構。

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
第二步:題文對照,進行有效信息處理。
(1
)審察題干,發掘提示性信息:答題角度、閱讀范圍、表達要求。
(2
)帶題研讀。——
找“
三點”
這其中的步驟和要求是:
提問點——
認真讀題,看準題目要求。
對應點——
根據題目要求找準對應區域。對應點如果選擇支涉及的信息不止一處,要注意將相關的對應點找全。
入選點——
篩選出可以進入答案的要點
第三步:整合相關材料,組織答案。

四法”
1
、

摘抄原文詞句直接作答。“
艱難”“
樸素”
,歷史上長城的特點
2
、

利用文中詞句組合作答;
3
、

形象化語句意思的抽象轉述;A
知音19
題去掉描寫詞語B
人不是放牧的馬群?
4.
整合文意,概括表述。03
21

。
注意:①
具體分析,有根有據。避免憑空想象,大而空泛。

深入挖掘,抓住本質。 避免望文生義,流于膚淺。

篩選提煉,加工整合。避免簡單摘錄,照抄照搬。

注重要點,講究形式。避免只管答題,不顧要求。
l

答題原則: ①
答案不在你的頭腦中,而在原文中。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l

熟悉常見的提問方式及相應的答題思路
1
、問“
為什么?”
的題
A
問技巧——
為什么這么寫?為什么寫“
死不了”
?答:用了什么手法,產生了怎樣的效果(強化了什么意思)03
北京19

B
問內容——
為什么說“
玻璃門不是門”01——
問內容間的因果聯系。(從上下文中準能找到。)03
北京22
題“
作者是否同意那觀點,為什么?
2
、


作用或好處”“
怎樣的效果”
的題
A
要考慮內容(表達什么內容)、形式(有什么好效果)兩方面。03
西城二模《我在》結尾,“
我在這生命的大教室里”
,這樣的作用是什么?
B
答題既要有術語,又必須結合題目要求的具體內容。
3


問“
是什么”
的題
提問形式多樣,但實質相同,都是考查文意的理解。
如:02
北京《一片樹葉》20
題:第二段中“
人類著了魔一般的貿然行為”
指的是什么?
21
題“
文章結尾說“
這就是我觀察庭院里的一片樹葉得到的啟示”
,其后又加上一句:‘
不,這是那片樹葉向我娓娓講述的關于生命的要諦’
含有什么用意”——
這樣結尾的用意是什么?(據全文體會其含義:句中使用擬人,使樹葉獲得了主休地位,表達了“
人與樹葉”
具有平等地位的思想。
22
題:作者是按怎樣的季節順序描寫樹葉的?——
寫樹葉的順序是什么?(仔細篩選)
4



幾點”“
哪些”
的題
(段內幾層,文中幾點,分層篩選。能并的并,不能并的不并。)
5
、

問能否換位——
考語句或段落內容的對應關系
。03
北京19
題第2

6
、就段間關系、文章思路出的題

直接:00
《長城》9
段與11
段關系
間接:如《長城》、03
全國21
題)有時標“
通觀全文”
,有時不題面上標出,最后一題,這種可能性大,答題時要有把握全文思路的意識。
弄清提問角度,從哪個角度問,就從哪個角度答;問短語的要對答短語;注意考慮字數要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35982.html

相關閱讀:認識實用類文本的文體特征與主要表現手法
現代文閱讀常用術語和答題格式表格分析
閱讀測試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探討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解題規律
高考人物傳記復習對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