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數學教學內容脫節,忽視了知識的銜接問題,造成了高中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困難。此外,高中學生在生理發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利于學生的充分發展,甚至會出現嚴重的兩級分化,這根本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對這些現實情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行“分層次教學”的教改實驗,就顯得格外迫切。
一、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實施思路
“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是有差異的,分層教學是一種重視學生間的差異,強調教師的“教”一定要適應學生的“學”,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在教學目標、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上區別對待,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較好發展的課題教學策略。分層次教學與以往分快慢班有著本質的區別。分層教學中的教學設計,就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人的認識規律,利用學生的個別差異把學生的認識活動劃分為不同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進行因材施教,逐步遞進,以便“面向全體,兼顧兩頭”,逐漸縮小學生間的差距,達到提高整體素質的目的,這完全符合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實施要求
1、創造良好的環境。
實施分層次教學,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重要條件。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創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分層次教學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指導思想是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是成績差異的分層,而不是人格的分層。為了不給差生增加心理負擔,必須做好分層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講清道理。分層次教學的原則是在完成《大綱》任務的前提下,對學生個體要求有所不同,使學生心理平衡、互相幫助,形成一個團結友愛的集體。作為合格的教師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教風,敢于承認工作中的不足,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要注意師生感情的交流,注意信息反饋,不斷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2、學生層次化,因能劃類,依類分層。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再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可將學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為三個層次:一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二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三層是拔尖的優等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練習,完成教師布置的復習參考題及補充題,可主動幫助和解答二層、一層的難點,與一層學生結成學習伙伴。
分層次教學是以班級教學為主,按層次教學為輔,層次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的成功與否。為此,對學生進行分層要堅持尊重學生、師生磋商、動態分層的原則。
三、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影響
從每個學生的情況看,實施分層后個人成績較前都有所進步,他們接受知識的敏銳性、構建知識的系統性、遷移知識的自覺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自我約束、自我開發能力得到了加強,學習品質有所改善。
學生成績的普遍提高,證明了只有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學生實際安排和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啟示我們積極思考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與提高成績的關系,促使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深入到每一堂課。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00149.html
相關閱讀: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