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春秋戰爭非常講究規則和禮儀:首先要師出有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春秋戰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我們的印象中,戰爭似乎都是殘酷的。古時候打仗,動不動就斬殺多少萬人,比如秦趙長平之戰斬殺四十萬人,楚漢爭霸時候的項羽坑殺秦三十萬降軍,所以,戰爭一定要殺人,并且還不少,一定是打得你死我活,一定是一方干掉另一方。即使到了近現代的一、二次世界大戰也是殘忍、殘酷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余萬人,并且更加殘暴血腥,比如臭名昭彰的集中營、渣滓洞、細菌武器等等,慘絕人寰,毫無人道可言,只有殺人與消滅。

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戰爭,殺人、兼并、消滅。但是在我國古代春秋的時候,戰爭完全不是這個樣子,春秋時候的戰爭我稱之為“有意思”,那么,怎么有意思?

春秋時期的戰爭是非常講究規則和禮儀的,就相當于現在的打籃球賽、踢足球賽一樣,目的是比高下,不是殺人,也不是兼并滅國。流程一般是這樣的。

首先,要師出有名。就是你要去攻打別國,要有理由,你為什么要去打別人,比如現代的美伊戰爭,美國打伊拉克是因為薩達姆獨裁專制,伊拉克人民水深火熱,并且有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威脅人類安全。這就是師出有名。

其次,要光明正大。春秋時候戰爭是不容許趁敵國國君去世舉辦喪禮的時候,也不準趁敵國鬧饑荒的時候,換句話來說就是不能趁機搞偷襲,不能用下三濫的手段,要光明正大,要用正當手段。

第三,不斬來使。這條規則,都知道。春秋打仗的時候,交戰雙方都要先派出使者交涉,陳述交戰的理由。

第四,戰爭有時限。跟現代的踢足球比賽一樣,有時限,并且中途還休息,春秋戰爭也是,原則上只打一天,分出勝負即可。

第五,戰爭的地點有講究。春秋打仗一般只能在邊疆,國境線附近,雙方的軍隊拉到各自的國境線,所以打仗的戰場也叫疆場。

第六,戰爭講究規則。比如打仗的時候如果看到對方的國君,不能攻擊,并且還要行禮。

比如還有條規則叫“不鼓不成列”。要等雙方排兵列陣好了后,才能開打,也就是說別人沒準備好,就不能開打。左丘明的《左傳》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公元前638年,宋楚爭奪中原霸權,雙方戰于泓(今河南柘城縣)。當時宋國的軍隊已經列陣完畢,嚴陣以待,只等進攻了,楚國的軍隊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宋襄公的手下子魚請戰,宋襄公說,“不行”,等楚國的軍隊完全渡過泓水還未列陣好的時候,子魚又請戰,宋襄公還是說,“不行”,最后楚國的軍隊列陣完畢,雙方開戰,宋軍大敗而歸。

后來國人都怪宋襄公,宋襄公說:“君子不重傷,不禽(擒)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狈g過來就是君子作戰,不打受過傷的人,不俘頭發斑白的人,不憑借險隘的地形,我即使成了亡國之君,也不愿意攻打還沒有列陣好的敵人。這就是不鼓不成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08778.html

相關閱讀:臧文仲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魯國的傳奇寡婦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