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晉國簡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春秋戰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周代諸侯國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三家自立為諸侯,晉國被分裂為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家。晉國國都為唐(今山西翼城),晉獻公遷都絳(今山西翼城東南),別都為曲沃(今山西聞喜縣東)。

前739年,晉昭侯把曲沃封給晉文侯的弟弟桓叔,晉國被分成兩個行政區前679年,曲沃武伯統一晉國,周厘王封曲沃武伯為晉國君主,并列為諸侯,曲沃武伯改名為晉武公前661年,晉國占領了耿國、霍國和魏國前656年,驪姬之亂,太子被迫自殺,重耳逃走前655年,晉國使用假途伐虢之計,占據虞國和虢國前651年,晉獻公逝世,驪姬之亂結束,晉惠公即位。前646年,因為晉惠公拒絕向秦國賣糧食賑濟饑荒,秦穆公大怒,在韓之戰攻打并打敗晉國。前636年,重耳(晉文公)即位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晉國打敗楚國前628年,晉文公駕崩,其子晉襄公即位前627年,晉秦?之戰,晉國打敗秦國前621年,晉襄公逝世,其子晉靈公尚幼,國相趙盾掌握政權

晉文公,生于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前636年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ěr),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在位九年,在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輔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在前666年,晉獻公派重耳守護蒲城。前656年,重耳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離開了晉國都城絳,到蒲城,他父親晉獻公派勃?謀殺重耳,勃?割斷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墻僥幸逃走。重耳的母親是戎族,他決定往翟族人的地方逃跑。

前651年,晉獻公逝世,荀息當國相,驪姬立他兒子奚齊為國君,里克殺了驪姬和奚齊,荀息自殺,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國即位,重耳辭謝。

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登君主寶座,自立為晉惠公。

前644年,晉惠公派勃?第二次追殺重耳,重耳沒死,決定不能在翟族地區多留。他聽說齊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決定去齊國給齊桓公效勞,他同時希望得到齊國的幫助和保護。重耳在齊國過安逸的生活,放棄了恢復君位的愿望。齊桓王送了他20輛馬車,并許配了宗族之女齊姜給重耳。前639年,趙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樹下商量如何離開齊國,一個女奴在桑樹上聽到他們的對話,回宮以后偷偷的告訴了重爾的妻子齊姜。齊姜因為害怕女奴泄露秘密,不但沒有給她獎賞,而且馬上把她給殺了。齊姜也勸告重耳趕快離開齊國,但是重耳不肯。因此,趙衰等人讓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馬車上離開齊國國都臨輜。重耳醒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他感到非常憤怒,拿了槍追殺狐偃,幸虧沒有成功。重耳和他的忠臣到了曹國。曹共公聽說重耳的肋骨連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時候,偷看了他的裸體。因為曹共公對他如此無禮,重耳有怨恨心。

前638年,楚國打敗宋襄公軍隊不久以后,重耳到了宋國。宋襄公款待他,并送他二十輛馬車。后來重耳到了鄭國,鄭文公拒絕接待他。到了楚國,楚成王設宴接待他,并問他以后打算如何報答楚國。重耳回答“萬一晉國和楚國之間發生了戰爭,我愿意命令軍隊撤退三舍(即九十里)”。楚國大夫子玉建議楚成王馬上殺死重耳,以免給自己留下后患,但是楚成王沒有采納他的意見。最后,重耳到了秦國,秦穆公熱烈接待他,并把五個女子許配給他,其中有秦穆公的親身女兒懷嬴。(參考《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前636年秦穆公護送重耳回晉國。重耳即位,稱晉文公,即位后他在諸侯中威信很高。侍奉晉惠公的舊臣呂省和?芮害怕遭到晉文公的迫害,所以想謀殺他。他們計劃放火燒他的宮室。勃?聽到了他們的陰謀,想預告晉文公,但是文公拒絕讓他覲見,因為他曾經試圖刺殺文公兩次。勃?回答他當時奉命行事,提醒他“過去齊桓公沒有記恨管仲向他射箭”,晉文公聽了,便接待了勃?,勃?就揭露了呂省和?芮的陰謀。呂省和?芮逃走,但是秦穆公把他們俘獲殺死了。前635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發起動亂,周襄王逃到鄭國并向晉文公緊急請求援助。同時,秦國人正準備去救周王。晉文公想當霸主,他乘這個機會顯示他的權利和威力,所以不顧晉國剛剛才安定,決定在秦國人行動之前拯救周王,不想讓秦國人得到功勞。因此,他答應了周襄王,打敗了王子帶,并護送周襄王回京城。為了感謝晉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內、陽樊等地區賞賜給了晉國。

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宋國都城商丘被楚軍包圍。

前632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為報答楚國在他流亡國外時楚國的款待,下令軍隊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東濮縣南)大敗楚軍。晉文公主持踐土之盟,成為霸主。

前628年冬天,晉文公逝世,他兒子晉襄公即位。

除了《左傳》和《史記》等文獻以外,子犯和鐘的銘刻也記載了關于晉文公的生活的重要信息。

晉襄公(??前621年)。姬姓,名歡,晉文公之子,為秦穆公之女文嬴所生,春秋時晉國君主。

前628年,晉文公逝世,晉襄公即位。前627年,晉襄公以先軫為帥,于?山大敗秦軍,生俘秦軍白乙丙、孟明視、西乞術“三帥”。襄公嫡母文嬴請放“三帥”歸秦,襄公從之。先軫因之大怒,“不顧而唾”,襄公以袖掩面稱謝,未治其罪。后先軫在與狄人作戰時孤身“免胄”直入狄人陣中,戰死謝罪。

前622年,晉大夫趙衰、狐偃、欒枝等人去世。前621年,晉襄公崩,趙盾攝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5126.html

相關閱讀: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魯國的傳奇寡婦
臧文仲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