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長篇紀實文學?節選:一九一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以辛亥革命為題材的眾多作品應時而生。王樹增的這部長篇紀實作品(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以斷代史的方式集中關注1911這個特殊年份,將時代的風云際會和重要人物在轉折時期的選擇融為一體,著力剖析了辛亥革命曲折歷史的根由原委,深刻探尋了中國人何以要不屈不撓地走向共和。至今,王樹增已完成《1901》、《1911》、《長征》、《解放戰爭》、《朝鮮戰爭》五個長篇作品,構筑了一部紀實文學版的中國近現代史。這里選取的是記述四川保路運動的一段。??編者

四川商辦鐵路集資最為廣泛,綿延三千多里的川漢鐵路,因路況復雜造價約為七千萬元,遠非川民財力所能負擔。事經七年,已經集資上千萬,皆系“川民按畝加捐,敲筋擊髓而來”。由于款項數額巨大,全川數千萬百姓,不論貧富,人人都是鐵路公司的股民。本來,商辦鐵路經營不善,出現了巨大虧損,內閣宣布收回國有的時候,川民們還高興了一陣子,認為政府肯定會把集資的錢還給百姓,“使人民債權不至損失”。但是,政府宣布所有股份一律變成國家鐵路股票,這等于說川民的“脂膏汗血”實際上已被洋人掌管且歸還無期。川民立即轉喜為怒。

四川人不怒便罷,一怒便驚天動地。

四川保路運動的主要領導人,是省咨議局議長蒲殿俊、副議長羅綸和蕭湘,還有四川實業界最具實力的資本家鄧孝可等立憲黨人。他們不但是憲友會的成員,也是川漢鐵路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因此,他們的反抗除了保護經濟利益之外,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公然對抗。內閣宣布鐵路國有時,蒲殿俊正在北京,聞訊后他對湖南議員粟戡時說:“國內政治已無可為,政府已彰明較著不要人民了。吾人欲救中國,舍革命無他法。我川人已有相當準備,望聯絡各省,共策進行。”

六月十七日,川漢鐵路股東代表兩千多人集會成都。代行四川總督之職的布政使王人文派兵前來彈壓,清軍官兵聽到演說后竟也“相顧揮淚”。大會決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宣稱清廷的皇族內閣之野蠻專橫古今中外沒有先例。


會場上一位名叫郭沫若的青年,對那天的大會有如下記載:

羅綸,他是一位很白皙的胖子,人并不甚高。他一登壇向滿場的人行了一個禮,開口便是:“各位股東!”很宏朗的聲音,“我們四川的父老伯叔!我們四川人的生命財產??拿給盛宣懷給我們賣了!賣給外國人去了!”就這樣差不多一字一吐的,簡單地說了這幾句,他接著便嚎啕大哭起來,滿場便都號啕大哭起來了??真真是在嚎啕,滿場的老年人中年人少年人都放出了聲音在汪汪汪汪大哭!笆强扇,孰不可忍呀!汪汪汪……”“我們要反對,我們誓死反對呀!汪汪汪……”“反對賣國賊盛宣懷!反對賣國機關郵傳部!”連哭帶叫的聲音把滿場都哄動起來了。羅綸在壇上哭,一切的股東在壇下哭。連公司里面跑動的雜役都在哭,不消說我們在旁邊參觀的人也是在哭的。已經不是演說的時候,已經不是開會的時候,會場怕足足動搖了二三十分鐘。接著還是羅綸以他那很宏大的聲音叫出的,待他看見會場已經稍稍在鎮定的時候。“我們的父老伯叔!我們,我們,我們,要誓死反對!”

四川代表進京之后,到慶親王奕勖的府邸求見。先是被門丁阻擋,百般哀求許一人進,但代表劉聲元剛一進去,又被數人推了出來!笆菚r未入各代表見此情狀,同聲大哭,屋瓦皆震,大地為愁。圍觀者不下數千人,寂無聲息,但聞一片凄慘哀痛之音,觀者亦多揮淚。即來勸歸警察軍士,亦有執代表手而含淚不成聲者。”

大清帝國的臣民們,為什么總是痛哭不止?

八月初,王人文被革職,內閣急電西藏,要求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速回成都代理四川總督。

十九日,內閣再頒上諭,不但沒有改變鐵路國有的決定,而且催促趙爾豐強行使用川資繼續鐵路施工。


清廷就這樣喪失了緩解民憤的最后一次機會。

幾天之后,僅成都一地宣布參加保路同志會的川人竟達十萬以上。

川民痛心疾首,事態岌岌可危。

二十四日下午,保路同志會大會,數萬人涌入會場,與會者要求罷課罷市并到總督衙門請愿。

此時的趙爾豐,下面臨上百萬川人的抗議呼號,上每日與朝廷內閣“函電交馳”。雖然他“中情惶急”,京城里卻“久無復電”。原因是內閣總理大臣奕勖不上班了。奕勖名位至尊,資歷最老,權勢最大,見識也可稱為最多,值此川情危險之際撂挑子,是因為他沒能染指鐵路大借款的回扣,也沒能染指四川、江西兩省督撫缺位的賄銀,于是他“惱羞成怒”地數月接連請假。總理大臣不聞不問,而對于攝政王載灃來說,將鐵路收為國有“合同既已簽押,事實再難變更”。

八月二十五日,隨著成都的罷市,全川各地紛紛罷市,并隨即發生了搗毀警署的事件。

九月七日,唯恐事激生變、釀成大禍的趙爾豐,終于下決心采取嚴厲鎮壓措施,他扣押了包括蒲殿俊、鄧孝可在內的數名保路運動領導人。

消息一經傳出,川人奔走相告,要求各家各戶無論男女均出一人,一起前往督署衙門請愿,要求放人。但是,當數千川民聚集于督署大門前時,槍聲響了,密集的子彈當場打死數十人。巡防營的馬隊隨即沖向人群,在踐踏中傷亡的人不可計數。后來查明,死亡者有機匠、小販、裁縫、店員和學生。當晚,成都大雨如注,“被槍擊斃者眾尸累累,橫臥地上”,趙爾豐下令“三日內不準收尸,眾尸被大雨沖后腹脹如鼓”。第二天,成都“居民聞此兇耗,人人首裹白布示哀,多且七十以上者,徒手冒雨奔赴城下。問其來意,謂如羅(羅綸)、蒲(蒲殿。┑纫阉,即來吊香,未死即同來求情”。趙爾豐再次命令官兵開槍,“擊斃者約數十人,眾情乃大憤噪”。

至此,由鐵路引發的事變,已不是立憲黨人能控制的了。數日之內,由同盟會、哥老會組織的民間武裝從成都周邊十余州縣趕來,二十萬之眾的武裝平民截斷交通,扼守要道,開始了大規模的圍城行動??由立憲黨人發起的保路運動,最終演變成大規模的暴力革命。

趙爾豐急電,稱川民數千人圍困督署。深知情形之危急的趙爾豐最后說:“保川即以保國。”

皇族內閣決定動用武力。

上諭飭令川粵漢鐵路督辦大臣端方自湖北趕往四川查辦,任命在上海賦閑的岑春煊前往四川會同趙爾豐“辦理剿撫事宜”,同時飭令湘、滇、鄂、粵、黔、陜六省新軍立即馳赴四川。

下屬提醒趙爾豐:“兵有盡,民無盡,恐非剿殺所能蕆事!

趙爾豐“久在邊藏”,開道路、通郵驛、創學堂、開墾殖、興商務、測礦藏等,無不治理有方,史書稱他“治邊有功,誠不可沒”。然而,年夏秋之間,趙爾豐剿撫無措,焦頭爛額,只好私電內閣大臣:“川邊要緊,才難勝任,欲求他調,以覘朝意!

九月二十五日,由同盟會員吳玉章領導的民間武裝,宣布四川榮縣獨立。這是辛亥年間第一個由革命黨人宣布建立的新政權。

此時,距離武昌起義爆發還有十五天。

而在大清帝國的都城里,沒有任何死亡即將來臨的征兆。


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莫理循在給友人的信中這樣描繪了一九一一年初秋的北京:

在北京,我發現這個城市正在變樣。到處都在鋪石子路,重要的宅第家家都點上了電燈,街道也用電燈照明,電話暢通,郵局每天投遞八次信件。巡警們簡直叫人贊揚不盡,這是一支待遇優厚、裝備精良、紀律嚴明的隊伍。嘿,我昨天就看到一個警長幫助一個推獨輪車的人把車子從地上扶起來;這個最微賤的苦力推著一車大糞,把車子弄翻了。這樣的事過去你能想象嗎?各國使節大都住進了西式住宅,要不也是很快就要搬進這樣的住宅,有的宅第氣派還很堂皇。自來水供應很好,我敢斷定不需要多久我們就能乘上電車。這兒的中國人大都漸漸地習慣了使用新式的東西,譬如說,英國式的床架銷路就很好。全城各處都能看到膠輪人力車,信件也由騎膠輪自行車的苦力遞送。北京的馬車現在已經多得數以千計,此外還有幾輛汽車,不久的將來汽車就會和上海一樣多……

但是,英國使館的某些官員不但不這么認為,而且還認定中國人對“腐敗、投機、賄賂和賣官鬻爵等現象”不會再忍受多久了:

腐敗、投機、賄賂和賣官鬻爵等現象還在繼續,領干薪掛名在冊的軍隊在膨脹。所有這一切都使政府感到越來越難以償還外債。人民不會再忍受多久了。資政院的權力變得越來越大,其方式完全出人意料之外,縮短預備立憲的期限和立即召開國會的呼聲在高漲。在所有這些壓力之下,政府正在衰亡。我相信人民會有他們自己的解決辦法,這將是一場不流血革命;盡管他們在開始時可能會犯些錯誤,但是我認為這是拯救國家的唯一辦法……在這方面,不能依靠來自上面的改革,只能依靠人民,他們是官僚階層的敵人。現在的趨勢是,人民準備以暴力掃除高層的腐敗和日益增加的拿高薪的冗員現象……

一九一一年十月四日,經皇帝欽定,大清帝國國歌兼陸軍軍歌《鞏金甌》正式頒布。這首由海軍部參謀官、近代著名思想家嚴復作詞,禁衛軍軍官、皇室成員傅侗作曲的國歌,曲譜來自康熙時期的皇室音樂,歌詞風格古色古香:

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嗥,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此時,距離武昌起義爆發還有六天。

由于端方率鄂軍入川,湖北清軍兵力空虛,省城武漢顯得有些冷清。

這是一座位于長江中游的城市。李白曾吟唱“白云千載空悠悠”的黃鶴樓矗立在大江之濱。站在黃鶴樓上遠眺,大江橫陳,孤帆欲渡,天地寥廓,煙雨蒼茫。

江河亙古奔流,大清大限已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39892.html

相關閱讀: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