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9月,周恩來陪法國總統蓬皮杜到上海訪問,鄧穎超也來了。鄧穎超到康平路大院進了王洪文家和姚文元家,還進了徐景賢家,卻偏偏沒進張春橋家。這可非同小可,大院里連小孩子都在議論。一連幾天,文靜都關著門。張春橋深知文靜的歷史是他仕途的“攔路虎”,要想再“進步”,必須堅決繞開。
張春橋的妻子文靜(李淑芳),1916年生,皮膚較黑,短發,戴淺黃色眼鏡,女學生打扮。李淑芳在天津讀書時加入共青團,抗戰爆發后入黨,1942年到晉察冀根據地黨校學習,1943年被分配到北岳區黨委宣傳部任宣傳干事。她常給《晉察冀日報》投稿,字很好,由此認識了張春橋。戀愛時,張春橋26歲,李淑芳27歲。
“文革”初,有人散布張春橋是叛徒。張春橋生氣地說,我從來沒有被捕,怎么會是叛徒?今后要是聽到誰再講這種話,我就不客氣了!他把煙頭往煙灰缸里使勁一按,一字一句地說,老實說,我只要小指頭一點,你就要完蛋!張春橋如此之硬,但一說到妻子就嘴軟了。李淑芳在1943年日軍大“掃蕩”時被捕,押到石家莊后叛變,進宣傳班寫反動宣傳品,并參加反動廣播和宣傳演出。后來,時任《晉察冀日報》副總編輯的張春橋與李淑芳聯系上,安排她進報社當編輯,改名文靜?箲饎倮,他們在張家口結婚。文靜沒有交代其叛變行為,但卻很快被組織上掌握。雖經反復審查,但礙著張春橋的面子,文靜還是被安排在上海市委辦公廳工作。
張春橋背靠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這棵“大樹”,他的文章又得到毛澤東賞識,因此官運亨通,一路攀升。從上海市軍管會新聞出版處軍代表、華東新聞出版局副局長、解放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到中共上海市委文藝工作部部長、宣傳部部長、市委常委、市委書記處候補書記,“文革”前當上了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是張春橋點燃的,批判《海瑞罷官》的文章雖由姚文元執筆,但卻是張春橋和江青在幕后策劃,江青水平不高,“智囊”還是張春橋。在揭發劉少奇派工作組和上!耙辉聤Z權風暴”中,張春橋都立有“大功”,要不怎么能升到上海市委第一書記的寶座上呢?文靜搖身一變,成了上海市“第一夫人”,無職卻有權,于是,她不再隱姓埋名,開始頻頻露臉。
1968年4月12日,上海掀起炮打張春橋的浪潮。大字報揭露文靜是叛徒。雖然文靜早被宣布為叛徒,卻一直打而不倒。上海市委組織系統的幾個負責人,偷偷調閱了文靜的歷史檔案。張春橋盛怒之下,撤掉了他們的職務,并當場把文靜的檔案鎖進市委的鐵皮箱,貼上封條。盡管如此,文靜的叛徒問題還是不斷外泄。外地一名女干部供出當年和文靜一起叛變投敵的事,要當面對質。外調材料到了張春橋手里,張春橋臉脹得通紅,沉默了半天,說不見了吧,把外調材料退回去。從此,張春橋嚴令文靜不要把手伸進市委。雖然文靜暗地里還想插手,但王洪文、馬天水、徐景賢等人心中有數,對她都敬而遠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73170.html
相關閱讀: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