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青幫頭目,杜月笙,何許人也?
一、權勢熏天
杜月笙(1888-1951),上海浦東人。上海青幫頭目,為“中國第一幫主”。游刃于商界、軍界與政界,觸角伸向金融、工業、新聞報業、教育諸多領域,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1925年,杜月笙在租界與軍閥庇護下,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形成全球網絡。很多海洛因通過官方渠道,進入法國大市場。構成由上海到河內、西貢,進而直到馬賽黑社會之陰暗交通網,此網即科西嘉人“黑手黨”之網。全世界八包海洛因中,即有七包出自杜月笙之手。杜月笙任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察。
民國時期,上海風光年月,舉國上下,何人不買杜先生之賬?政界要人,軍界魁首,商家巨子,學者名流,報界名記,更別說土匪、幫會,只消與杜月笙打過交道,大抵心悅誠服。
如果有誰對工人說杜先生不好,肯定會挨上一頓老拳,當年上海罷工,都是杜月笙支持。如果誰對叫花子如是說,那遭遇更慘,不僅挨揍,還會灌上一嘴大糞,因為上海灘每逢年節,施舍最勤最多的,是杜月笙。
有杜月笙一張條子,走遍中國,暢通無阻,無論你運的是黃金還是煙土?箲鹌陂g,好多戰前沒有轉移的企業家,就是憑著杜月笙的路條,在戰火中,把機器從上海運到大后方。
二、儒雅行端
提起“幫會第一人”杜月笙,會聯想流氓大亨青面獠牙,而真正見面,卻是一個斯文之人。他四季身著長衫,打扮斯文,給人一種溫文爾雅形象。
杜月笙重視文化,童年一個月學費只五角錢,可惜家里太窮,讀到第五個月,繳不出學費,只好停學。成名后,努力提高文化,門廳高懸對聯“友天下士,讀古人書”,時時鞭策自己。他勤練書法,簽名寫得漂亮;注重儀表文明,不論天氣多熱,長衫最上顆紐扣從不解開,并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眾出入杜門。
杜月笙廣結名流,許多文化界大名鼎鼎人物,如章太炎、章士釗、楊度等,都是尋常座上食客,連同名震天下大教育家黃炎培,也是其好友。
他對子女教育重視,嚴格要求學業,其八子三女,都培養良好,活躍在海外商界,其子杜維善,還是著名收藏家和古錢幣研究專家。
杜月笙在法租界善鐘路,創辦正始中學,親任董事長,聘陳群任校長;在老家浦東耗資10萬元,建起“浦東杜氏藏書樓”,附設學塾。
杜月笙關系最密切之人,除幫中兄弟,就是梨園行之人。吃開口飯之人,每到一處,都得拜當地頭面人物,多少有些不得已。但梨園行拜杜月笙,早已脫離拜碼頭原意,即使不拜,也斷然不會擔心杜門人來砸場子。拜門之意,既有討好,也有交情,更多的是欽佩。
京劇界名頭最響的梅蘭芳,每次到上海,都來拜訪杜月笙。京劇界最漂亮,活兒最好的兩位坤伶姚玉蘭和孟小冬,都先后下嫁杜月笙。這兩人如果不嫁,絕不會有生命之憂,也不會影響市場,她們和杜月笙之間,絕對是你情我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65240.html
相關閱讀: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