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尼克松訪華時為什么會主動與周恩來握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核心提示:“尼克松就是要向全世界表示,這次握手不是中國主動的,是美國主動的,洗刷了對總理的侮辱!奔匠f。

本文摘自:《三聯生活周刊》2009年總第511期,作者:李菁,原題:《1972:跨過最遼闊海洋的握手》

還沒完全走到舷梯下面,尼克松就遠遠地朝周恩來伸過雙手??站在周恩來身后的冀朝鑄,在38年后仍清楚記得這一幕!翱偫眈R上迎上去,我也跟上去。我知道自己不能站得太近,也不能站得太遠!奔匠T說,此前,周總理特地要求,“小冀近一點,每句話都得準確地聽清楚,準確地翻譯”。然后,冀朝鑄替尼克松翻譯出了那句有名的話:“我是跨越太平洋與中國人民握手。”

那緊緊的握手,的確有太多的象征意義。廣為人知的是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上,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的那一幕!爱敃r要談一個全球和平的條約,當時各個國家元首、政府領導互相握手、認識,都很友好,看到杜勒斯過來,總理理所當然就走過去,伸出手,杜勒斯看到就走了。當時為總理做翻譯的是浦壽昌,我也在場!奔匠T說。此事給中美關系投下的巨大陰影,尼克松顯然心知肚明。“尼克松就是要向全世界表示,這次握手不是中國主動的,是美國主動的,洗刷了對總理的侮辱!奔匠f。

1972年2月21日的這一瞬間被無數鏡頭定格。第二天,站在周恩來身后那位高大的翻譯??冀朝鑄幾乎出現在美國所有的報紙上。奇怪的是,在中方發表的所有照片中,周恩來的身后卻變成了王海容,原本是冀朝鑄的位置變成一小塊空白。冀朝鑄說,他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消失”的。而若干年后,尼克松的女兒朱莉特地給他寄來了美國記者所拍的照片,冀朝鑄又“回”到了總理身旁。為此一直“耿耿于懷”的老人特地帶我到他的書房,看那張被掛在顯眼位置的照片,并叮囑我,一定要澄清此事。冀朝鑄并沒有詳細解釋個中原委,這個小插曲似乎也是那個時期國內復雜政治斗爭的微妙體現吧。

2月的北京依然寒冷,站在舷梯前的周恩來并沒有戴帽子。尼克松考慮得的確很周到,也許怕失禮,尼克松女兒朱莉曾透露,飛機上尼克松就問身邊的工作人員,周恩來是否穿了大衣。反饋回來的消息是肯定的,尼克松也穿了大衣走出飛機。下舷梯走到快一半時,周恩來開始鼓掌。尼克松略停一下,也按中國的習慣鼓掌相報。

尼克松的飛機是1972年2月17日10點35分,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起飛的。與幾個月前基辛格訪華的秘而不宣相反,這一次是公開而高調。飛機先在關島加油,按照中美雙方事先達成的協議,在上海停留。在禮賓司工作的唐龍彬又成了迎接美國人的先遣隊成員之一,不過這一次又增加了3位成員:喬冠華、章含之和一位警衛員!拔覀7人小組從北京出發,2月20日下午到達上海。他們的飛機21點到達后,機門打開,我們7個人按禮賓順序上去,第一個是喬冠華,第二是章文晉,第三是王海容,然后兩個翻譯??章含之、唐聞生,還有我”,最后是一位警衛員。從事禮賓工作的人特別注重外交場合上的身份,唐龍彬說,由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親自到上海迎接,也是破例的,“顯示我們對其重視程度”的同時,其實也是“摸摸底”。

來華前不久,尼克松的專機剛從“空軍一號”改成“76年精神號”,據說是為了紀念美國建國200周年。因為已經有了兩次接待基辛格的經歷,那時候,唐龍彬說他已經不緊張了。尼克松與夫人對中國客人給予了很大的禮遇:“他們帶著我們從頭參觀到尾:最前面是總統套房,里面有床和衛生間,外面有個大會客室;第二個艙是高級官員乘坐的,有點像頭等艙,可以坐六七個人;再后面是通艙,技術人員會在靠前位置,記者們坐在靠后位置,這樣總統可以隨時發布消息!贝竺ΧΦ目哲娨惶柌⒉皇窍胂笾心前闵莩,唐龍彬印象最深的是其內部設施的齊全。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官員第一次登上美國總統專機。而在美國方面,邀請被訪問國官員登上總統專機,也是不多見的。

1972年2月21日11點30分,飛機準時降落在北京天竺機場。三軍儀仗隊的最高規格為151人,而此次歡迎的儀仗隊員是這一規模的兩倍。他們排成整齊劃一的人群,對15人組成的代表團行注目禮,尼克松后來說,“是我看到過的最出色的一個”!半m然兩國沒有建交,但我們還是鋪了紅地毯。”唐龍彬說,尼克松為了突出自己走在紅地毯的形象,還特地囑咐同機官員晚一點下飛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39899.html

相關閱讀: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