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住在艦上專設的艦長接待艙里。墻上的鐘被拆了下來,怕鐘擺的聲響影響主席睡眠;房間里搬進一塊木頭鋪板,因為主席不喜歡睡軟床。
《中老年時報》2014年12月26日第07版版面圖
本文摘自:《中老年時報》2014年12月26日第07版,作者:王周生,原題:毛主席視察長江
1953年2月,母親帶著哥哥姐姐和六歲的我,從老家啟東到吳淞的軍港探望父親。2月14日這天是大年初一,我們穿上新棉襖,兜里塞滿了花生糖果,準備過一個全家團圓的新年。可是,那天清晨醒來,不見父親的蹤影。原來這天凌晨,父親接到命令,要去執行一個特別的任務。父親王德祥當時是海軍淞滬基地第一巡邏艇大隊的大隊長。接到命令后,他率領巡邏艇大隊所屬的“長江”“洛陽”兩艘艦艇,前往武漢。在凜冽的寒風雨雪中,艦艇沿長江溯行,日夜兼程。
經過三天三夜的全速航行,2月17日凌晨,他們看見了武漢江漢關的鐘樓。父親不知道他們將執行一個怎樣的任務,他只知道,這一次航行非同尋常,走著與巡防完全不同的路線,一切顯得神秘而森嚴。
軍艦?繚h口后,公安部長羅瑞卿登上了“長江”艦,將兩艘艦艇領導召集到一起,宣布了一個驚人的任務:毛主席將乘坐“長江”艦視察長江,由“洛陽”艦護航,編隊指揮為王德祥。
經歷過無數次戰斗,經受過無數次生死考驗,這一次不是在硝煙彌漫的戰場,無須與敵人短兵相見,這個任務實在太特殊,神圣艱巨。父親的心激動而又緊張。他只有一個信念:堅決完成任務!
2月19日中午,毛澤東由楊尚昆、羅瑞卿等人陪同抵達漢口江漢關碼頭。艦上官兵全體列隊立正,向領袖敬禮致敬。父親上前報告:“毛主席,‘長江’‘洛陽’兩艦備航完畢,請主席登艦!”毛主席揮手答禮,向海軍官兵揮手致意。隨后,在“洛陽”艦護航下,“長江”艦緩緩駛離碼頭。編隊艦艇向著長江下游航行。這是毛主席第一次登上人民海軍自己的軍艦,他十分興奮。父親率領的兩艘艦艇中,“長江”艦前身是起義的國民黨海軍江防艦“民權”號。“民權”號是一艘旗艦,排水量只有400多噸。這艘江河淺水炮艦,由江南造船廠于1930年建成,時速才12節,性能不算先進。“洛陽”艦則是由商船改裝的軍艦,排水量一千噸,時速只有10節?墒,這在當時,已經是最好的軍艦了。
毛主席上艦后,沒有休息,首先來到“長江”艦駕駛臺。駕駛臺上,站著艦長王內修。
毛主席問王內修:“你是哪里來的?”王內修回答:“報告主席,我是起義的舊海軍。”毛主席于是親切地問他:“你來到人民海軍,是不是習慣?”王內修立即回答:“習慣!”毛主席轉而問父親:“你呢,是從哪里來的?”父親回答:“我是從陸軍調過來的。”毛主席點點頭,繼而興趣盎然地詢問軍艦的情況。
陪同毛主席的一行只有七八個人,沒有前呼后擁,沒有衛士把守,行李也很簡單。為安全起見,航行途中,要求把“長江”艦上所有的彈藥全部卸下搬走,這著實讓父親捏了把汗。他想,沒有彈藥,要是江上遇到襲擊,將如何還擊呢?更為緊張的是,軍艦起航后,發現艦上竟然還有一發訓練炮彈沒搬走,于是在航行途中趕緊對炮彈嚴加看管。
父親談起此事,至今心有余悸,他當然理解這樣做的理由:艦上重要的技術崗位,幾乎都是起義的國民黨留用人員,而我父親他們,對于軍艦這個龐然大物,卻都是門外漢。
毛主席住在艦上專設的艦長接待艙里。墻上的鐘被拆了下來,怕鐘擺的聲響影響主席睡眠;房間里搬進一塊木頭鋪板,因為主席不喜歡睡軟床。艦艇經過彭澤縣江面,天險小孤山出現在軍艦左舷,主席說,我要看看小孤山。于是他來到前甲板,用望遠鏡?望一峰獨峙大江邊的小孤山。毛主席視察了艦艇的每一個崗位,詢問了官兵們的情況。白天和夜晚,他在艙內緊張地工作,艙內的燈光徹夜通明。艦艇上的無線電波滴滴答答傳遞著各種信息。有時,毛主席來到甲板上,用望遠鏡?望兩岸的高峽險峰,陷入沉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60233.html
相關閱讀: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